燕妮思考:“肯定是能卖出去的呀。+l!u′o·q!i-u/y!d!.*c^o+m+你跟燕青有没有谈合作?你是有这个商品是吧?那你直接让他卖到百货大楼,就算要个冰箱我觉得也挺划算的。
很多人可能都直接买黄油然后放我们的冰箱存着,或者让我们在冰箱存着,然后到时候点了就自己拿去取用。很多人家里也没冰箱,这玩意不是谁都有的。哪怕我们这么有钱的家庭我们也没有。你别看我们这儿什么都有,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燕妮这个角度考虑的话,只要东西品质高,按理论来说,都应该买点,因为他们百货,百种货物,种类够多,客户才会高兴。现在全国基础用电都才一天几十万度,冰箱属于奢侈品。要不为啥燕妮非得去一趟日本呢。姜可可:“反正您同意就好。您要是说我觉得没这可能,我就不想做这个生意了。你知道现在做生意的人很多,市场很大。赚钱虽然简单,可是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做是不是?我也不想说让你们因为我的原因然后亏那么多钱,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姜可可不希望因为自己让别人亏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了,我们要不要做生意其实跟你也没有关系。我们想做这生意就自然会做,不想做这生意你逼着我们也没用。”燕妮吃好了早餐就擦了擦嘴巴站起身:“昨天走了,我去换个衣服,你在这等我可以不?”“没问题。“姜可可在一旁看着新闻联播回放:“你们这个电视怎么还能看新闻联播啊?还是最新的?”“对呀,这是内部专业线路调的。本来领导还问我,我说我们为什么搞这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我说我们不是形式主义,我们真的会用。”姜可可听到就笑了:“是,那确实。”姜可可感觉这些老人用它最恰当。燕青的爷爷奶奶绝对是老革命了,她们听新闻联播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甚至家里头也是天天订那种报纸的。姜可可还拿过来看了两眼,无外乎是说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形势,然后国家有什么新的科技,或者有哪一个农用科技种植手法还有新的成就之类的。反正看着呢,就是国家对有功之人欣赏,对有害的东西就指出它的危害性,反正报纸和新闻这东西就是这样。新闻对姜可可来说就像是官方途径了解国家大事。姜可可其实也挺喜欢看新闻联播的,只不过这辈子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她现在上学哪来的时间有电视看?没有电视怎么看新闻联播?好久都没看了。看报纸也是之前在单位的时候还有报纸可以看看,单位的报纸是一直定的,报纸一般随物资航运过来,哪怕在海岛上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学习。姜可可很喜欢跟着新闻走,八十年代干什么,从新闻可以得出,就比如有时候会说农业增产多少,下半年的计划是增产多少。一般新闻说的最后都会实现,所以代表着国家会给出这个产品的相关福利制度,可以考虑下半年猛攻一波,种完就能赚钱。跟着方针政策走永远不会有错。新闻里头那主持人落落大方,姜可可看着是真羡慕:“要是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个记者就好了。”燕妮换完衣服下楼看着她:“你想当记者?记者有什么好当的?记者可累了你知道不?人家要记很多很多词的。她你不要觉得她白天在那里风风光光念个15分钟稿子就好了。首先她那个字词音节一定要念准,不然一个字扣五块钱呢。你想想一个月工资才不到一百块钱,扣五块钱那得多少工资啊?其次她们四点多就开始要上班了,就是早间新闻那一档。早间新闻是六点多,你想想两个多小时一直都在台里面准备念稿子。然后如果有什么突击稿子的话,她们还得准备好念新稿子的准备。这个心里压力是特别特别大的。我感觉你没必要羡慕这个,干这个好像不好玩。”说完两个人坐在黄包车上准备去办证。燕妮落落大方说着电视台里的东西,姜可可只剩下羡慕了:“我都不知道这些,你能跟我多说说新闻记者是怎么工作?”她其实对这些挺感兴趣的,当然主要是为了赚钱。“那肯定可以。新闻记者,只是说着好听。你真以为她们特别特别好呢?其实都不好。我就感觉很多人都神话了这个职业,就觉得天天念念念稿子就有钱了,多体面多大方啊。其实他们特别穷,他们在大城市也就是个平均工资,靠自己就全完了,如果是男生,压根买不起房车。女生在里头还好,嫁的男生基本上都得特别有钱。因为新闻那个镜头特别苛刻,很漂亮的女生都变成一个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