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感谢我,也不用来找我啊!”
“要找,你就去找许攸!”
刘闲说完,举着酒壶大口大口的喝酒。
一旁的老黄拿着竹简,小心翼翼的用七星宝刀刻字。
“刻完了吗?”刘闲问老黄。
老黄摇头:“先生,你这首诗有点长啊!我这一时半会儿刻不完啊!”
“你慢慢刻!”刘闲继续喝酒。
他对袁绍是没有什么感情可言的。
许攸之托也不足以让他跑来探望袁绍。
真正让刘闲想来袁绍灵前的是那半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其实,那不过是他刘闲当年随口背出的半句诗。
真正的出处是在千年后的宋朝,来自大文学家文天祥所创作的《过零丁洋》。
之所以一直没有写整首诗。
是因为整首诗的背景和此时他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
虽然不一定会露出鸡脚,但一定有小黑子。
但现在他不怕了,烧给一个死人看而已,改不改的都无所谓了。
“好诗,好诗,好诗,与其刻在竹简上浪费时间,不如写在竹简上,反正都是要烧掉的!”
刘闲的身侧忽然传来一个中年老者的浑厚之声。
“老人家说的有道理,您要不要尝尝我的好酒?”刘闲笑着扭头,向对方举起了酒壶。
可此时,刘闲却惊愕的发现,身侧根本没有人。
再扭头,身边只有老黄在刻竹简。
这一瞬间,刘闲感觉脊梁骨发寒。
“老黄!”刘闲推了推老黄的胳膊。
老黄问道:“怎么了,先生?”
刘闲道:“你刚才听到有人说话了吗?”
“没有啊!”老黄摇摇头。
刘闲道:“他说刻在竹简上不如用笔写在竹简上,反正都要烧掉的!”
老黄放下七星宝刀:“先生,这里只有你我二人和一条狗,绝没有第三人啊?”
“妈的,见鬼了?”刘闲四处张望,额头都开始冒冷汗了。
早知道这么恐怖,绝不会选择大半夜来这里。
“袁某在此多谢小先生了!”
那个老者的声音再次从刘闲的身侧传来。
“谁啊?特么的谁啊?”刘闲一嗓子吼了出来,吓得身旁的老黄一哆嗦,小黄狗都跟着叫嚷起来。
老黄赶忙站起身来:“先生,你吓死我了,这哪还有第三个人啊?”
可就在这时,躲在远处草丛里的老曹带着老许走了出来。
老曹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老许直挠头,心说我藏的挺好的,怎么就被人发现了?
“卧槽!”老黄当场懵逼了:“这这这……这还真有人啊?”
老曹上前拱手示意:“子鱼兄,见笑了!”
刘闲质问道:“你们俩特么的鬼鬼祟祟的在那干什么呢?”
老曹愣住了,当场卡壳,扭头望向了老许。
老许说:“您不在城里,我家吉爷就来这找您了!”
“啊……对对对!”老曹连连点头,还悄悄的给老许竖起了大拇指,赞许他的聪明才智。
刘闲指着老曹:“刚才是你在说话?”
“我没说话啊!”老曹摇头。
刘闲道:“你特么的没说话,狗说话的?”
“汪汪汪!”小黄狗也叫嚷起来,似乎是在叫冤屈。
老黄忽然开口:“是不是袁绍泉下有知了?”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望向了袁绍的墓碑。
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汉已故大将军袁绍之墓。
“我尼玛!”刘闲顿时不寒而栗。
拼命的搜索脑海里的记忆,好像那个声音和多年前他听过的袁绍声音还真有点相似。
老曹立刻道:“就算是袁绍显灵了,他也折腾不起什么浪花,毕竟数十数万曹军还在邺城,想挖他坟墓都是分分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