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
箭矢飞射向赵云,后者侧身躲避。
“咻咻咻!”
太史慈又连射三箭。
赵云躲开了其中两箭,第三箭正中他的右臂。
见赵云已经靠近自己,弓箭再无作用,太史慈收了弓箭,抄起背后长枪与赵云决战。
电光火石间,两将迅速交锋。
同为长枪,两人枪法各有所长,打的相得益彰。
一连几十个回合部分高下。
两翼的高顺和曹纯看了都啧啧称奇。
曹纯摇头感慨:“不愧为江东第一猛将,竟与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打的有来有往啊!”
“可惜了!”高顺摇头苦笑。
在江东时,他曾与太史慈有过一面之缘。
两人谈不上深交,但也是惺惺相惜。
依如今之形势来看。
江东军主力明显是撤走了。
太史慈留在这就是为了掩护江东军,结果无非两种,重伤而走或惨死城中。
当赵云与太史慈交战六十几回合时,仍旧不分高下。
匆匆赶到的许褚见此状况,立刻冲上前去助战。
“贼将休狂,许仲康来也!”
眼看着许褚提着大刀飞马而来,太史慈不得不回身后撤。
就没见过这么不讲武德。
赵云歪头看了看许褚,后者微笑示意。
哪知后撤的太史慈忽然又拿出了弓箭,抬手就射许褚。
许褚左躲右闪,坐下战马都竟被太史慈的弓箭所吓到,嘶鸣不断。
赵云抓住机会,迅速向太史慈再次发起冲锋。
许褚紧随赵云之后。
曹纯和高顺见状,索性也一起上来。
这个时候,还跟他一个江东贼将讲什么武德啊!
即便被四人猛攻,太史慈却坚持不后退。
身上的盔甲被砍烂,长枪的红缨变成了血缨,鲜血染红了马背。
太史慈舍命命坚守,徐徐后退,却始终占据着江心街。
直到日落以后,遍体鳞伤的太史慈方才撤出了江心街。
夺下了江心街以后,曹军立刻占据了城中各处要道,真真正正的拿下了柴桑城。
而太史慈带着几百残部登上了撤退的战船。
上船的那一刻,他便倒在了船板上,再也起不来了。
带部下驾船去见周瑜时,太史慈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大都督,大军都撤了吧?”太史慈开口,脸上早已被血迹所模糊。
“都撤了,全赖子义之功!”周瑜重重的抓着太史慈的胳膊,双眼含泪。
陆逊开口道:“曹军没有战船,他们追不上来!”
吕蒙蹲下身子问道:“将军,一定要撑住……”
太史慈摇头苦笑:“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这一刻,周瑜等人纷纷陷入了沉默当中。
随着夕阳在大地上消失,太史慈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子义!”
周瑜悲声大吼,泪水止不住的落下。
当年同他一起辅佐孙策的正是太史慈,两人就是孙策的左膀右臂。
孙策走了,太史慈也走了。
唯有他周公瑾还在世间苟活。
这一刻,周瑜心如刀割。
随着江东战船的远去,曹军各部纷纷进入柴桑城。
中军也搬到了城中孙氏将军府。
各部将领纷纷向刘闲和曹丕汇报战况。
柴桑城一战,阵亡三千余士兵,伤病五千有余,整体伤亡八千有余。
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
而江东军的伤亡却达到了一万三余,约等于曹军的一点五倍。
刘闲点头,立刻道:“大军不可扰民,速速张贴安民告示,确保丞相到达时城中安稳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