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不解:“那我到底是迎还是不迎刘协啊?”
诸葛亮没说话。
关羽开口:“三弟不必纠结,只要邪马台国知道天子不在就够了!”
张飞恍然大悟。
四人分头行事。
诸葛瑾出使半岛三韩之地。
张飞奉命迎接天子刘协。
半月后,马韩大王,辰韩大王、弁韩大王纷纷上书刘备,请其称帝,愿意效忠大汉。
与此同时,传来另一个消息。
天子刘协被曹丕加害。
群臣再次恭请刘备称帝。
刘备还是没有称帝,而是为天子刘协准备丧礼。
葬礼过后,群臣再次恭请刘备称帝。
这一次,刘备接受了。
建国号大汉,改元章武,大赦天下。
封诸葛亮为丞相,诸葛瑾为司徒。
封马韩大王为大汉马王,辰韩大王为大汉辰王、弁韩大王为大汉弁王。
其余文武,皆受封赏。
同时,刘备下令整军备战。
先入三韩灭高句丽,邀鲜卑称臣,一同入主中原,夺回故土。
三韩大王纷纷欢呼,以大汉正统自居。
消息传回中原。
魏帝曹丕得知此事,当场踹翻了桌子。
“大耳贼,偏居一隅,竟然以汉朝正统自立?”
“小小三韩之地,也敢以汉地自居?”
“反了天了,反了天了!”
“山阳公还活着,他居然说山阳公死了!”
话音落下,高句丽使者求见。
“见!”曹丕挥手示意。
高句丽使者入大殿,用蹩脚的汉话言语了一番。
大意是,刘备的先锋军已经入了三韩之地。
高句丽危在旦夕,请魏王出兵讨伐伪帝刘备。
曹丕指着使者道:“速告知你国大王,朕不日出兵高句丽,必灭大耳贼!”
“遵命,陛下!”使者躬身行礼,退出了大殿。
曹丕随即道:“何人愿意领兵出战伪帝刘备?”
刘闲率先站了出来:“陛下,臣刘闲愿意率兵入高句丽,灭伪帝刘备!”
“好!”曹丕高声道:“朕命你为征剿伪帝大都督,领兵三十万,灭大耳贼!”
“遵命!”刘闲高声大呼:“臣定不负陛下所托,灭大耳贼刘备!”
曹丕随即将帝剑交与刘闲。
“见此剑如朕亲临,右丞相征战不必请命,诸事自决,朕等你的好消息!”
“遵命!”刘闲高呼接剑。
有魏帝剑在手,刘闲可以任意抽调天下兵马,不用事先禀告魏王。
刘闲率先点了曹彰和曹真两位曹家大将。
行军打仗,两人都是后起之秀。
重要的是,两人都是曹家人,可以充当曹丕在自己身边的耳目,也能让曹丕放心。
随后,刘闲又点了魏延,高顺,庞德三位大将。
曹营猛将无数,但曹操的旧部,即便刘闲调的动也未必用的好。
刘闲召五位大将到府上商议对策。
“大军开拔在即,诸位将军有何谏言,畅所欲言!”
曹彰率先站了出来:“子鱼先生,我觉得当水陆并进,先破三韩,再灭刘备!”
曹真也跟着点头:“赞同!”
庞德,高顺和魏延三将也纷纷点头。
“哈哈哈!”
刘闲笑了:“按常理来说,我们的确应该水陆并进,先在高句丽驻军,然后再破三韩,进而灭刘备!”
曹彰追问道:“那不按常理来说呢?”
刘闲说:“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此言一出,在场的五位将军全都瞪大了双眼。
“如何反其道而行之?”曹真追问刘闲。
刘闲问:“依你等所见,破刘备的关键在于何处?”
曹彰说道:“邪马台国也就是伪汉国!”
“没错!”刘闲重重点头。
曹彰点点头:“那您的意思是,我军直取邪马台国,不必理会三韩?”
“不!”刘闲摇头:“我军直取邪马台国,刘备定然率军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