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国,不愧是这片陆地的霸主。
他们的实力之强,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还有一位半圣,是吗?”
诸葛亮再度开口问道。
“没错!这个应该也是真的。而且我们接下来要遭遇的困境,就跟这一点有关。”
诸葛亮点头表示他已明白。
“那我看,帝国想要一统整个陆地,应该不会遭遇太大的抵抗。”
“为什么?”
“那些势力太松散了,能不能组成联盟都很难说。而且即便他们真的组成了联盟,帝国瞄准一个皇朝下手,其他的皇朝怎么办?去攻打帝国吗?”
帝国有600万精锐,数千万大军。
每一支精锐部队的战士,最低也是入品的武者。
而且他们还有军魂传承。
诸葛亮摇了一下自己的羽扇。
“那在我看来,未来整个大势,应该会被分成三股势力。”
天下三分。
“占据天下8成到9成的,无疑是帝国。剩下的两股势力,勉强可以跟帝国纠缠。一股会在太平山上,仗着山势险要,高手众多。他们或许能与帝国抗衡一番。这其中的主力除了太平山的宗门以外,应该还有那些皇朝和王国灭亡后的残余势力。”
“另外一股就在这大海之上,只要国主能够征服整个远洋。就可以依靠千岛联盟,次大陆和龙神岛为根基。”
“除非那位半圣真的可以成圣,不然我们完全可以斡旋一番。”
“帝国外部的威胁清理的差不多了,他们内部必然会发生问题。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用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卒一统天下!”
……
周浩回归,身边也有了能干的大臣。
改国号的事情,自然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众群臣在华夏,大汉,大夏,炎黄四个名字里,选择了大汉。
诸葛家的龙虎狗,外加卫青起了重要作用。
再加上卫青手下6000军队。
最终大汉这个名字,就被定了下来。
新华皇朝正式更名为大汉皇朝。
周浩也认为,相比于他自己起的新华,大家对大汉这个名字的认可度会更高一些。
皇朝设有三臣辅助。
首先排名第一的是丞相,这也是具体干事儿的人。除了一些关乎国运的大事,以及周浩自己感兴趣的事。
其余的事务,要通通交由丞相负责。
诸葛亮当仁不让,成为了大汉第1位丞相。
统领百官,协助周浩处理国事。
他的哥哥诸葛瑾,负责户部,同时也算诸葛亮的助手。
大将军给了卫青。
卫青统领所有兵马,主持所有战事。
他原本的兵马,全都官升一级,原本普通的小兵直接当了什长。
大汉铁骑跟大汉精锐,全都扩充了10倍。
扩充的兵力,他们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在大汉皇朝境内招募。
周浩只有一个要求。
两年以后,这支部队的战士,可以觉醒大汉军魂。
只要军魂觉醒,别说是大宗师,就算是王级高手,他们也不是不能抗衡。
大司马是王阳明,他手下的弟子也补充了朝廷的空虚。
皇朝本来就缺官员,这些人能力出众,完全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至于说最后的戚继光,他的责任是最重的。
以四千戚家军为根基,周浩命令全国打造战船,在组成防线的同时,也要拥有进攻的能力。
整个兵力扩充50倍,能够全部入品最好,如果不行,起码也要达到半数以上入品。
他要让戚继光,建20万水师!
戚继光就是水师都督,全权负责大汉皇朝的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