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杰有些意外的看着墨闲:“没想到你还真的看出来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李牧克服了重重困难,挡住了大秦兵锋,只需要与白起对峙超过半年。
秦国的后勤必然会出问题,到那时,白起要么一鼓作气攻破长平,要么只能缓缓后撤,放弃这次侵赵。
兵败之罪,白起承担的起。
但耗时良久,致使国疲军惫,却又全无收获的战争,秦国需要有人负责。
一意孤行的秦昭襄王自然不会承担什么,所以只能由白起承担。
若是李牧没能挡住白起,长平之战早于历史结束了。
到时候,坑杀四十万降卒的骂名,同样只能是白起承担。
只要时间来得及,说不定狄仁杰还真的能借到秦昭襄王这把刀。
可墨闲有些不解的看向狄仁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让赵括继续,我们骚扰几次后勤粮道,赵国不就败了?”
狄仁杰摇摇头:“其实还有另一层用意。”
墨闲好奇道:“还有什么是我没看出来的?”
狄仁杰望向天边明月,似喃喃自语又好似对月独吟:“大秦早一日统一山河,始皇帝多在位几年,说不定日后那场再次席卷天下的楚汉之争就不会爆发。”
“草原游牧民族对我华夏九州的第一次大胜也会有所转机。”
墨闲不解的看着狄仁杰:“李牧又与汉高祖的白登之围有什么关系?”
狄仁杰饮了一口酒:“看来我是跟白兄你在一起久了,做事都会不择手段了。”
“对白起的借刀杀人,如何不适用于李牧?”
“李牧若挡住白起,赵国必定再无他的容身之处。”
“李牧若败,赵国同样不会再有李牧。”
“没了李牧的赵国,他日秦军再至,一定会容易不少。”
“这也是我说的,秦国恐怕可以早两年统一天下。”
“毕竟王翦可是败在过李牧手中,若非利用了郭开,秦国哪里会这么容易打败赵国。”
“赵国可是关东六国的最后屏障,我若是没记错,历史上,赵国被灭的次年,秦国就终结了这绵延三百年的春秋战国。”
“也真正开启了华夏民族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