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陛下都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尉迟恭。
做出这个决定所需要的勇气,要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他确实没想到尉迟恭敢违抗陛下的命令,执意留在泾阳。
李君羡郑重其事地对尉迟恭躬了躬身,眼神中带着一丝敬佩。
坚守大唐领土,绝不向东突厥退让的太子殿下值得他尊敬。
现在不顾陛下命令,执意留在泾阳的尉迟恭,同样也值得他尊敬。
违抗陛下命令所需要的勇气,绝不是常人所能够想象的。
现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尉迟恭,必定下了很大的决心。
“其实,太子殿下才是我等最应该敬佩的人,相比于太子殿下所做的事情,老夫现在所做的这些,根本就不值一提。”
尉迟恭摇了摇头,轻声开口。
李君羡轻轻点了点头,并没有开口说话。
因为尉迟恭现在所说的话确实句句属实。
太子殿下,才是真正值得敬佩之人。
要知道,现在太子殿下仅仅只是一个八岁的孩童。
一个八岁孩童能够做到不畏强敌,坚守大唐领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地拦住东突厥大军。
这样的太子,又怎么可能不让人敬佩!
尉迟恭抿了抿嘴唇,目光看向长安所在的方向,“该启程了,陛下现在应该正在长安等待着你的消息,早点启程,也能够让陛下早点知晓泾阳中的情况。”
“尉迟将军,告辞。”
李君羡重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看着泾阳城墙上的白马义从,他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喃喃开口,“今日虽不能同太子殿下并肩作战,但来日,末将必将在长安恭候太子殿下的到来。”
尉迟恭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太子殿下和即将到来的东突厥大军交战,他也同样做不到。
但奈何他此次要返回长安跟陛下复命。
如果他现在和尉迟恭一起留在泾阳的话,那他固然能够做到心无愧疚,但事情会因为他的这个举动变得更加地糟糕起来。
不仅泾阳中的大唐子民无法撤离到长安,陛下那边,更是无法交代。
所以,他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带着泾阳中的那些大唐子民返回长安。
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让太子殿下好和陛下交代。
虽然他现在返回长安的举动会被其他人误认为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但只要能够帮到太子殿下,就算其他人再怎么误解他,又能如何?
……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
泾阳城门处。
“今日本将军奉陛下之命,带领你们撤离到长安。”
看着面前聚集起来的一众大唐子民,李君羡轻轻的吐了一口气,缓缓开口,“本将军给你们半刻钟的时间收拾金银细软,半刻钟后,本将军便会带领着大唐大军返回去长安。”
说完这句话后,李君羡缓缓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着。
虽然半刻钟的时间看起来有些少,但东突厥大军距离泾阳已经越来越近,谁也不知道东突厥的大军会不会下一刻直接杀到泾阳。
所以,他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够继续耽搁下去。
要是继续耽搁下去,等到东突厥的大军到来,那到时候谁都别想离开泾阳。
李君羡话语落下来的一瞬间,泾阳城门处顿时鸦雀无声。
每个大唐子民皆是瞪大着眼睛,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李君羡。
在李君羡刚刚到来之时,他们曾以为李君羡是奉陛下之命来帮助太子殿下镇守泾阳。
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比任何一个时候都要来得激动。
虽然李君羡此次仅仅只是孤身一人前来,但李君羡的背后,代表着陛下。
李君羡奉陛下之命镇守泾阳,那就说明陛下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泾阳。
只要太子殿下能够撑住东突厥大军的第一轮进攻,那大唐的援军或许要不了多长的时间就能够赶到泾阳。
到了那个时候,泾阳将再无任何的危机可言!
但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李君羡此前来竟然只是为了让他们撤离到长安……
陛下,真地打算放弃泾阳!
“这,这怎么可能!太子殿下现在已经下定决心镇守泾阳,现在陛下让我等撤离,那岂不是意味着陛下打算弃泾阳于不顾?”
“八岁的太子殿下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