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世家已经把自己的态度告诉给了陛下,现在就要看陛下该要如何出招了……”
王弘和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喃喃开口。
陛下一向深谋远虑,现在陛下既然打算出手试探世家的态度,那便意味着陛下已经有了应对世家的办法。
陛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是雷霆一击。
若是世家真地在此次的博弈中处于下风的话,那接下来世家想要重新占据上风,无疑是痴人说梦。
世家的势力,必然会大大削弱。
……
御书房。
长孙皇后眼神复杂地看向李世民,过了些许的时间后,她张了张嘴,轻声开口,“陛下,臣妾思量许久,也未曾明白陛下今日在太极宫所说的话。”
她明白李世民这样做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真正让她想不明白的是,李世民为何要将李承乾架在火炉上烤!
大唐皇帝带领百官外出相迎,这不是把李承乾架在火炉上烤,还能是什么?
此事过后,她就算是不动脑子想,也知道朝中的文武百官必定会对太子心生不满。
要知道,这样的待遇就连李世民自己都没有享受过。
现在李世民却用这样的待遇去对待一个八岁的太子……
要是李世民依旧固执己见的话,那文武百官就算表面上不敢违抗李世民的命令,心中也必定会有所不满。
太子日后想要继承大业,势必会因为李世民今天的这个举动而受到一定的阻碍。
“皇后,你是不是在担心朝中的文武百官会对太子心生不满?”
李世民轻声一笑,“你放心吧,真正会心生不满的人,只有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
“他们世家出身,自以为自己身份尊贵,现在朕让他们这些人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外出迎接一个八岁的太子,他们不满,也很正常。”
想到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李世民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眼神中带着一丝冷意。
世家的手,已经伸得越来越长了。
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几乎有一大半出自世家。
若是再不削减世家的实力,那大唐日后的隐患将会愈发严重。
先前之所以没有想着出手对付世家,那是因为大唐周边还有着吐蕃和高句丽在一旁虎视眈眈。
如果在这个时候出手对付世家,导致天下大乱的话,那谁也不知道吐蕃和高句丽会不会借此机会趁机进攻大唐!
这样的风险,他根本就冒不起。
但是现在,他再也不需要去担心这些问题。
因为,太子现在已经成长到了一个所有人都要抬起头来仰望的地步。
有太子在,吐蕃和高句丽根本就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此时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去削弱世家的实力,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
长孙皇后的眼神变得愈发地复杂起来,整个大唐谁不知晓朝堂上的一众文武百官有一大半出自世家。
现在陛下让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对太子不满,就等同于让太子站在了所有文武百官的对立面!
没有了那些文武百官的支持,太子日后又要如何去继承大业?
就算太子的实力已经成长到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没有了文武百官的支持,太子也会孤掌难鸣。
“陛下,怕了太子吗……”
长孙皇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幽幽开口。
虽然他现在并不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太子现在所展现出来的锋芒,已经让陛下有所忌惮。
太子现在的实力,已经足以和陛下抗衡。
陛下,害怕玄武门之变再次出现在大唐……
若是陛下先前未曾让朝中的一众文武百官对太子心生不满的话,那她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现在,她又岂会不这样想!
若是陛下未曾畏惧太子所展现出来的实力,那陛下现在为何要处心积虑地去让朝中的一众文武百官和太子为敌!
这样做,只能够说明陛下已经怕了。
八岁的太子,已经开始让陛下心生忌惮。
“陛下,太子不仅仅是大唐的太子,更是陛下你的儿子……”
看着陷入沉默之中的李世民,长孙皇后想了想后,继续开口,她真地不想看到陛下和太子之间兵戈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