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就难以应对吐蕃的大军,现在陛下还如此大意,大唐又怎么可能还能有胜算可言!
要是太子殿下在的话,那陛下表现得再怎么淡定,他也不会去担心。
有太子殿下在,吐蕃的大军,蹦哒不起来。
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太子殿下还在和吐谷浑交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返回大唐。
现在陛下还表现得如此淡定,他又岂会不急!
似乎是觉得这样的反应有些不太好,李世民沉吟数声后,缓缓开口,“那诸位爱卿觉得我大唐该要如何去应对此事?”
说完这句话后,李世民便老神在在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有些昏昏欲睡。
现在的他,真没有什么心思去听这些文武百官到底说了些什么。
因为,这些人现在说的话基本跟废话没有什么区别。
太子,马上就要返回大唐。
等到太子到来后,大唐所面临的危机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有那心思去听这些到底说了些什么废话,他还不如去琢磨一下自己接下来到底要如何去迎接太子。
太极宫中的争论,并没有因为李世民闭上自己的眼睛而有所停歇。
一众文武百官皆是争论的面红耳赤,有的人说和吐蕃和解,答应吐蕃的和亲请求,也有的人瞪着眼睛怒斥那些想要和吐蕃和解的人,打算直接和吐蕃拼个你死我活。
“吵,继续吵,朕倒要看看你们得知太子即将返回大唐后还能不能吵的起来……”
似乎是被吵的有些心烦意乱,李世民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
就在他打算告诉这些文武百官,太子即将返回长安的时候,李靖拱了拱手,突然站了出来,“陛下,我大唐固然要重视吐蕃的二十万带甲之士,但高句丽那边,我大唐也不能有丝毫大意。”
“据微臣所知,高句丽也同吐蕃一样,正在紧锣密鼓地调动着大军,虽然调动的数量没有二十万之多,我大唐也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之心。”
他抿了抿嘴唇,眼神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担忧。
高句丽竟然也打算掺合此事?
李世民再也淡定不起来,他直起了自己的身子,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
虽然并未开口说话,但不管是谁,都能看出现在的李世民已经因为这个消息而有些焦急不安。
“虽然这一幕是太子你想看到的,但吐蕃和高句丽这一次来势汹汹,太子你若是应付不了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李世民用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有些不安地喃喃开口。
太子先前提及自己计划的时候,他之所以还能表现得如此淡定,一来是因为他相信太子的实力。
太子既然有这个胆子去把高句丽和吐蕃这两条大鱼给钓上来,那就说明太子有一定的自信去应对他们的大军。
太子,从来都没有让他失望过。
这一次,应该也不会。
对太子有自信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压根就不相信太子能够把高句丽和吐蕃这两条大鱼给钓上来。
毕竟太子已经凶威远扬,高句丽和吐蕃想动手,怕是也没有这个胆子去做。
但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太子这一次竟然还真的办到了此事。
高句丽和吐蕃这两条大鱼,还真蹦哒了出来!
高句丽,竟然也开始调动大军?
听到这句话后,朝堂上的一众文武百官皆是面色一愣,他们沉默片刻后,心情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他们大唐倾尽全力方才能勉强应对吐蕃的大军,能不能有三成胜算,都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高句丽,这特么还怎么玩?
就算高句丽没有像吐蕃一样,出动二十万带甲之士,那也足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子殿下还远在吐谷浑,我大唐这一次,该要如何去应对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
“风雨欲来,大厦将倾……”
他们长叹一声,低声议论着。
就连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此时也丝毫高兴不起来,他们抿了抿嘴唇,笑容有些说不出来的苦涩。
事情的发展,确实有些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是,他们确实想要让大唐太子死,但他们可从来没有想过让大唐也给大唐太子陪葬。
毕竟世家扎根于大唐,大唐一旦倒下,世家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