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了大唐?”
李承乾背着手,他冷笑一声,“看来本太子在吐谷浑的战绩,还是有些吓破了高句丽和吐蕃的胆子。”
不同于其他人的欢喜,对于他来说,高句丽和吐蕃大军撤离,并不能算是什么好消息。
要是高句丽和吐蕃大军未曾撤离的话,那他便能借此机会将大唐的这些心腹大患给彻底解决。
没了这些大军,吐蕃和高句丽就算能够勉强苟延残喘下去,也势必会元气大伤。
日后解决他们,不过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不是什么好消息,并不代表这个消息是个坏消息。
吐蕃和高句丽大军撤离虽然可以暂时保住他们的性命,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日后也能幸免于难。
因为,他的实力将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不断变强!
高句丽和吐蕃越是拖延下去,那他们日后所要面对的大唐太子,将会愈发得恐怖!
要不了多长的时间,他麾下的铁骑便能杀到高句丽和吐蕃的地盘上,会一会他们!
“既然撤离了大唐,那就暂时放过他们。”
李承乾眯了眯自己的眼睛,喃喃开口,“带着本太子麾下的铁骑去高句丽和吐蕃的地盘上找他们麻烦,想必会更加地有意思。”
高句丽和吐蕃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实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再次急剧增加到一个如此恐怖的地步。
还未过去多长的时间,他便能带着铁骑直接杀过来……
“既然高句丽和吐蕃已经撤离,那也是时候去推行科举制了……”
看着下方依旧沉浸在震惊中的一众文武百官,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就是把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给吓得头也不回地离开大唐吗?
这些文武百官,用的着这么震惊吗?
和他这个大唐皇帝相比起来,这些人还是有些差的太远了。
他虽然心中震惊无比,但表面上至少还能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出来。
可这些倒好,听到太子把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吓成这副模样后,差点直接昏倒在太极宫!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现在推行科举制是否可取?”
李世民用手轻轻地敲击着龙案,缓缓开口。
虽然先前就一直打算推行科举制,好尽可能地削弱世家在朝堂中的势力。
但奈何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一直有所异动,他就算再怎么想要推行科举制,也没有什么心思放在上面。
现在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已经撤离,推行科举制,已经刻不容缓!
他,已经不想再继续等待下去!
“陛下言之有理,我大唐推行科举制,已经刻不容缓!”
“不错,先前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来袭,我大唐才未能推行科举制,现在他们已经撤离,我大唐又岂能继续拖延下去!”
一众沉浸在震惊中的文武百官此时终于回过神来,他们面色一肃,连忙开口道。
就连那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也皆是一脸谄媚,不敢有丝毫反对的想法。
虽然心中有所不满,推行科举制,必定会导致世家的势力被削弱,久而久之,朝堂将再无世家的容身之地。
但奈何推行科举制乃是太子殿下和陛下的想法。
他们现在要是跳出来反对的话,那就是在和太子殿下和陛下为敌!
就连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都被太子殿下给吓成这么一副模样,这已经足以说明太子殿下的实力现在有多么恐怖。
要是他们敢跳出来蹦哒的话,那太子殿下一定不介意伸出手指头一指碾死他们。
这件事情,还是让世家的家主们去头疼吧,他们这些人,是真地没有这个胆子跳出来跟太子殿下为敌。
“既然诸位爱卿都已经同意此事,那半月之后,我大唐便开始举行科举,选拔可用之才!”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太子把高句丽和吐蕃的大军给吓成这副模样后,这些世家出身的文武百官,现在已经变得颇为识相起来。
要是换成是之前的话,那就算这些人对太子有所忌惮,也必定会跳出来反对此事。
不管如何,他们都不会表现得如此老实,生怕太子注意到他们这些人。
“这一次的殿试,将会由太子来接手,朕不会再过问此事,日后你们要是对殿试的结果有何疑问的话,那就去找太子,不要来问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