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的时候,相比于早起的两本书,其对道法的揣摩修为应当更加熟透,且他那些年未经大波折,思想应与先前的两本书一脉相承,融会贯通才对。何以这本书中反而降了层次,许多地方与之前的著述大相径庭,甚至许多地方显得混乱,颇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呢?
然而惠平帝多年来苦心孤诣,对这本书梦寐以求,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好不容易见到这本《通玄经》,哪怕心中稍有疑惑,又怎会轻易放弃?
到了他这个地步,哪怕明知这本书是假的,在别人拿出确凿证据之前,恐怕也要自欺欺人了。
如今经许真人一番话语道明答案,惠平帝顿觉如有冷水当头淋下,叫他在温暖如春的殿中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可他还是不死心,几乎是有些垂死挣扎的,指着那泛黄脆弱的纸页,“这本书……”
许真人不像蓝道士那种迂回婉转的性子,他对权势地位无欲无求,这位皇帝在他眼中其实与常人没有太大的不同,自然不会有奉承的念头,有话也是直白说明的。他将那书随意翻了几页,“宫中藏有古画旧卷无数,圣上觉得那些可都是真迹?”
惠平帝的脸色渐渐透出了苍白。
他如何能不知道,有些人的做旧造假之术已臻化境,寻来古旧的纸张,仿制一本数百年的书籍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为了投先帝所好,还专门找了这样的能人,暗地里仿造了一副名画,以假乱真。
仿造之法虽然隐秘,却自成门派,真心寻访时并不难。焉知这本书不是有人故意仿造,再寻个稍有修为的人编造内容,意图鱼目混珠?
哪怕不是新近做旧的赝品,这几百年里,难道就没有人打着《通玄经》的名头,造假坑人吗?
眼前这本《通玄经》虽然看着像真迹,但是观其内容,跟《嘉言》、《南斗》的境界相差太多,未尝不是有人假作其书,拿来蒙骗世人。
他满心期待的让人寻来许真人,谁知道等来的却是这样荒唐的答案?
惠平帝的目光落在徐琰身上,心中无数的念头掠过。
若这个许真人是由徐琰开口推荐来的,惠平帝或许还会怀疑此人的道行修为,怀疑是他受了徐琰的指使,要说此书是伪造,进而为江洵开脱。
可许真人是蓝道士亲自推荐的人,这些年惠平帝宠信蓝道士,徐琰向来都看不顺眼,哪怕在宫里碰面上百次,两个人却是连半句话都没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