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牢狱,况钟心里已经确定,下毒人是李二,但李二没财力买宅院挖石,后面一定有主使人却难以查明,于是心中又生一计。
(三)
第二天况钟在县衙大堂升堂审理芭蕉杀人一案,大堂前人山人海,况钟审问了李二、李铭,然后派人取来李铭家水塘里的水,找来鸡鸭喂下,鸡鸭都全身抽搐吐黑血死了。又让人取来芭蕉叶喂鸡鸭,同样症状死亡,验尸官查验后说,这都是砒霜中毒迹象,于是判定池塘池水自身就有毒。从而导致芭蕉吸收毒素所生茎叶也就有毒。
于是况钟宣判,池水自生毒,芭蕉亦有罪。李铭所种的芭蕉树全部砍烧,池塘填平,李铭误种毒芭蕉致人死亡属无意杀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当堂释放,但民事责任不能不赔,判处他赔偿李二200两银子。
况钟草草结案,李铭想到自己活命不敢再说话,李二却也没再申诉,但堂下百姓却纷纷议论,有的人说李铭种植芭蕉多年,每逢果实成熟都摘下送给人吃,芭蕉叶也曾送人喂猪,却从没有人畜中毒的现象。还有的说如果池水能产生砒霜,芭蕉早就枯死了,一定是有人在熬药的水中下毒。
但况钟装作没听见,转天就回了苏州。
(四)
再说李铭被释放,虽然觉得还有点冤枉,况钟判案有点糊涂,但想到自己能获活命,也就觉得侥幸了。可是回家看到芭蕉都被砍,池塘也被填平,心里觉得很难受。又想到还要赔偿李二200两银子,而自己一直自给自足,没什么积蓄,只好贴出拍卖家宅筹钱的公告。拍卖地点就定在自家门口,当天来了很多人,都想看热闹。
拍卖并不激烈,李铭的宅子地点偏僻而且就3间茅草房,房前还有一个有毒的水塘,所以经过三轮竞价,就没人再加码了,本地的刘财主暂时以250两拔得头筹。刘财主环顾四周,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李铭见赔偿金够了,也就想成交。
突然一位操苏州口音的客商叫价300两,刘财主马上加到400两。
苏州客商又加到500两,刘财主毫不犹豫加到600两,就这样两家频繁加价,最后刘财主加到了1000两,苏州客商不再加价,刘财主终于得到了李铭的宅子。大家都被惊呆了,议论纷纷,都说1000两,可以在苏州买下一座大宅子了,刘财主是不是失心疯,花1000两银子买下那样个破宅子?
第二天,刘财主就找来工匠,说要拆掉旧宅重新建造新宅,但却连3间茅草屋都没拆掉,就先盖好了一圈围墙,连水塘原址都圈在里面,而且是两丈高的砖墙。
当晚就有人发现围墙里露出微微灯光,里面还传出锹镐挖掘的声音,转天一大早就推进10辆推车,直到黄昏才都装载着湿土出来。可是土车没有推到荒地,却转向官道,刚上官道就被县衙捕快拦住,领头的就是那位苏州客商,自称是苏州知府衙门的总捕头。总捕头拿刀拨开车上浮土,露出下面埋的昆石,再察看每辆车土里都有一块昆石,每块都有3尺,一共价值数万两白银。
总捕头忙把这一发现报告了况钟,况钟随即下令抓了刘财主和李二,转天就来到昆山大堂再审此案。
大堂上况钟这才揭开谜底,原来通过里查外调,况钟断定有人盯上李铭家水塘里的昆石,可是李铭有言在先,绝不出卖庭院,凶手才收买李二毒死妻儿嫁祸给李铭,好趁机收买下他的宅子。
于是况钟将计就计,让验尸官从中作假,让人们觉得池水有毒,然后他假装糊涂断案放了李铭,搞出拍卖,逼迫幕后凶手不得不出手参加拍卖,自己暴露出来,也就是拍得水塘的刘财主!刘财主偶然看到李铭清理池塘时挖出的昆石,就一直想据为己有,但李铭有言在先绝不卖宅子,于是刘财主花了500两银子收买李二毒杀妻儿,最后通过拍卖取得李铭宅子,马上盖上围墙掩人耳目,连夜挖出昆石,装到土车准备转移到外地。刘财主以为他做的万无一失,没人发现,却没想到所有举动都在况钟派的总捕头监视之下。
经过审问,刘财主和李二都认罪了,况钟当堂宣判:刘财主贪财雇凶杀人嫁祸他人,李二贪财杀妻儿陷害李铭,两人都被判死刑,李二妻儿由刘家花钱安葬。随后况钟向李铭道歉,为破案毁了他挚爱的芭蕉,但取得昆石10块,每块都有3尺,价值连城,连同被拍卖的宅子退还给他。
李铭收下昆石,然后全部卖掉,换得钱帮助乡里,继续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而况钟的清名也远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