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的事,大家都一致同意了,接着金子期又问:“柳兄和吴兄好歹是咱们清和县的人,他们俩来清和书院学习,我都能理解。
可是程兄,你和许兄为什么要过来啊?你们府城的教学应该比我们这边要好吧。”
“我们过来是想和楚兄一起做同学,我们还想着再和他比试比试呢。”
楚墨飞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能让两位不远万里从府城来到这里,真是让墨飞万分荣幸。”
这时许褚回道:“还没恭喜墨飞喜的双胞胎呢,到时候周岁宴,可要请我们都去喝喜酒。”
周围人也纷纷恭喜楚墨飞。
“谢谢大家的好意,到时候一定会请大家喝喜酒的。”
这时张子文忍不住感慨,“咱们这群人,不会只有楚兄一人成亲了吧。”
另外八位纷纷沉默,不是说什么年纪小不着急,就是说目前要以学业为重,总而言之,就是都没成亲,甚至连喜欢的人都没有。
“都围着一起讨论什么呢?”
看到刘正进来,旁边还跟着位老夫子,众人纷纷行礼问好。
“给你们介绍下,这位是清水书院钟院长,以后专门负责教你们作诗和策问。”
宋玉看到是自己的老师,连忙上前问好:“老师好,接下来咱们有福了,这两个方面都是老师最擅长的。”
“既然如此,就先考考你们策问。现如今我国国库充盈,对于曾经侵犯过我们的国家,尤其是达楼国,我们应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学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如果现在打回去不好,这样我们的百姓又要遭受苦难了。
激进一些的就认为,应该要打回去,要洗刷曾经的耻辱,让达楼知道我们的厉害。
还有些中立的,比如楚墨飞则认为,不能因为现在的安逸,而忘记曾经的苦难,要学会居安思危。
既然国库充盈,那就更要加强军队的训练,要多拨钱用来加强军事,这样就不用担心别国的侵略。
其他学子听到楚墨飞的回答,都停下争论,一致认为他说的对。
钟明也听着楚墨飞的回答,点点头,接着又让他们每个人都作诗一首。
“就从宋玉你开始,每个人都即兴作诗一首。”
宋玉回了声好,就开始作诗,作完后钟明就给他点评。
“嗯,作诗方面有进步,看来过年放假这段时间,在家里也没有怠慢功课。”
“谢谢老师指点。”
其他人看宋玉都作完诗了,一个个的也把自己作的诗说出来。
钟院长给他们一一点评,其中许褚和程阳不愧是府城来的,作的诗让钟院长甚为满意。
最后等他们都作完诗了,楚墨飞就算再不想,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作诗。
可惜作诗这玩意,必须得从小就培养,哪怕有原主的记忆,楚墨飞作出的诗也实在算不上好。
钟院长听完更是眉头一皱,“老刘,你没教过他作诗吗?你自己听听,这是作的什么鬼诗。”
“我作诗方面比不得你,要不然怎么非要请你过来啊。”
“那其他几位也是你们书院的,虽然不说作诗多好,起码也没差成楚墨飞这样。”
“夫子教训的是,墨飞在作诗方面多有不足,以后一定会多花时间在作诗上面。”
看到楚墨飞坦然的承认错误,钟明也不好再说什么。
就连其他学子都很震惊,没想到楚兄这么厉害的人,也有不擅长的啊。
“行了,现在开始上课,一个月后,希望你们都能有所进步。”说完看了楚墨飞一眼。
楚墨飞也很无奈,要说背书的话,他差不多能做到过目不忘,理解也是一点就通,甚至有自己奇特的见解。
还好大雨朝的院试不考作诗,否则楚墨飞根本拿不到府案首。
毕竟作为现代人,作诗这玩意是真的不会啊,直接用学过的,比如李白、杜甫的诗那太不妥了。
先不说抄袭不好,太容易露馅,而且自己对大雨朝历史不了解,万一这个世界也有这些诗,那自己可要死翘翘了。
听说等乡试过了,次年三月就要会试,到时候就要写八股文了,那将会更加折磨楚墨飞。
等钟夫子上完课后,刘正就进来和他们说:“你们是我们书院第一个秀才班的学子,之前来清和书院求学的秀才不多,要不就是不想再深造,要不就是去州府求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