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的火爆是意料之中的,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售卖,几乎清和镇人都已经吃过蛋糕了,连周围的村民都会买回去给家里小孩吃。
过生日的小孩更是对自己的父母说,自己其他的礼物都不要,但一定要吃到蛋糕。
别家小孩都吃过了,那么自家小孩也必须要吃到,反正也不贵,买个五文钱的哄哄小孩子,大人们还是舍得的。
现在果然如李龙和周起想的那样,平民百姓已经把蛋糕纳入走亲戚送礼物的范畴里。
蛋糕即是别人没见过的新鲜吃食,做的又特别漂亮,那上面的花栩栩如生,看的人都不忍心吃掉它。
前几天就有位大嫂来买蛋糕,说是去隔壁县看望他满周岁的小侄儿,那是他亲妹妹的孩子。
这自然是需要重视的,思来想去觉得送蛋糕最合适不过了,知道她买蛋糕的原因,新食铺的伙计还特意提醒他,蛋糕不能撞到,否则就不漂亮了。
而且也不能放太久,否则味道会没有这么好吃,接着又给这位顾客的蛋糕美美的包装好。
这位大嫂提着蛋糕去了妹妹家,果不其然好好的长了回脸,见过的人都追问她,这么漂亮的吃食是哪里弄来的。
大嫂也笑眯眯的回,就是我们那边的新食铺,他又发明了这个新品蛋糕,做的是又漂亮又美味。
每天都有许多人抢着要买,我这个还是托关系弄来的名额,否则还真不能这么快买到。
在这位大嫂回家后,她妹妹那边参礼的亲戚朋友们对蛋糕那是大肆吹捧,于是带动了隔壁镇的人也赶来清和镇购买蛋糕。
后面越传越神奇,把蛋糕吹捧为神仙美味,甚至连省城都有人特地过来购买,在这么继续发酵下去,蛋糕的名声就会传遍全省城。
更是有京城的富商,专门跑清和县这边来找楚墨飞合作。
富商名叫邱赢,在京城开了家大酒楼,在别的地方算的上不错,可在遍地都是大酒楼的京城里,就不怎么排的上号了。
偶然间听到自己的朋友们在讨论蛋糕,说是看起来特别漂亮,闻起来又特别香,吃起来更是软绵绵的,入口即化。
邱赢听着他们描述中的蛋糕,刚开始是不相信的,觉得这世界上不可能有这种神奇的吃食。
但还是去和朋友打听关于蛋糕的事,知道是清和省那边传来的,就想着去碰碰运气,毕竟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比自己的现状更差了。
京城的酒楼生意好的都是有官家背景的,邱家之前的生意都做的不错,但就在一个月前,邱家本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和大靠山闹崩了。
以至于被其他酒楼排挤,现如今都快一个月没开张了。
邱家的靠山不打算再庇护邱家,邱家又不打算重新找靠山,因为邱家的大少爷读书上有天分,邱家准备全力扶持他。
这样看来好像不应该会对邱赢有影响,可问题是邱赢并不是邱家的嫡系,现如今邱家准备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生意,去专注那些生意好的。
邱赢的酒楼就是被放弃的存在,他这段时间都在拼命的想办法,该怎么才能把酒楼生意给保住。
所以哪怕知道蛋糕不一定能帮到他,甚至都不一定有传闻中那么好,邱赢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快马加鞭赶了一个月的马车,终于到达了清和镇,之后邱赢亲自去向码头上的人打听蛋糕的事。
打听到是一家叫做新食铺的店铺发明的新品,就打算先去尝尝看到底好不好吃再做打算。
现在有许多其他地方的人对清和镇慕名而来,所以码头上就多了一种工作,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带路。
顺便再给他们简单介绍清和镇,讲的让他们满意的话,会被留下来给他们当引路人。
出来玩的人总是比较的有钱,也比较舍得花钱,出手都非常的大方,于是清和镇码头上多了许多引路人,渐渐的就变成了一种工作。
邱赢并不是为了来清和镇玩耍,就选了一名看起来规规矩矩的引路人,给了他一两碎银子,让他给自己讲讲清和镇最好吃的吃食。
引路人知道这是个大顾客,要是自己讲的让他满意从而让自己留下来,一定能大赚一笔,当即讲的眉飞色舞,让人听的津津有味。
“要说咱们清河镇最好吃的吃食,那我还真是讲不出来,老爷您是不知道,咱们清和镇人为了评出最有名的吃食,那是每天都吵,争了一年了也没有评出来。
实在是因为好吃的太多了,有人说最好吃的是火锅,立马就有人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