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呢,再不济这工人的伙食也要钱吧?虽然他们这一块是直接贪墨了的,让工人自备了,可是这工人的工钱他们可是没有扣啊!这已经很不错了,一天30文呢,这样的活计,那里找去?让他们自己备饭还是可以的。
就是雍正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事情只要做好了,下面没人反对,他也没必要瞎折腾不是,工人自己都觉得可以接受了,就为了这每年冬季的活计,多少贫苦的人家有了饭吃?外头扛活一天也不过15文。这明显就是朝廷体恤的结果了。
你说水冷?说实话,这要是活不难能有这工钱?朝廷不错了,每天都有辣汤在边上架着,谁受不住就去喝一碗,保证浑身热乎。这样的周到,从没有过啊!要感恩啊!(其实是雍正明文里有了这辣汤的指示这才有了这待遇啊,本来还有一人一天两个馍,给贪污了呢。)
本来这贫苦的人家高兴,各县,府官员们高兴,连衙役们也高兴,这每年做一次这工程,大家都有外快,真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今年不对了,这宝亲王来了,你说你来就来吧,可是这指手画脚的习惯真是不好,你是视察,不是对那个指挥的,大家都做了好几年了,有什么不比你清楚?
先是来一段亲民的戏码,要走访!好吧,你走访吧,可是你对着人家吃饭的馍馍发什么感慨啊?!说什么百姓不易,在不易,你怎么不把你家的银子拿出来?非弄得大家下不来台,结果当官的都去了一层的油水,把你走过的人家一人给赏了几两。
好吧这要是难得的,大家也就配合一下了,当时花钱买平安,虽然出了钱,得到感激的是您老人家,可是看在你是皇帝儿子的份上,咱们认了。
可是你这一转头开始对工程不满是怎么回事?一会儿是工程太慢!一会儿是沙土清理不干净!
我说,哥们,你懂不懂?这沙土本就是每年一清,那都是有章程的,每年清理多少,怎么清理,咱们都有图纸的,那可是玉吉哈大人亲自查看了以后,定下来的,不是咱们一个地方,那可是整个黄河流域配合着来的,为的就是怕某一个地方追求政绩,挖的太多了,万一形成了中间陷落地块,然后丰水期形成漩涡,造成决堤的危险才这样定的,你出来前都没有研究过?这视察工作怎么连个准备工作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