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说,大家立马就信了,这玉吉哈谁啊!公认的农事百科啊!他说能成,估计就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既然这样,她们也就揭过了这事情,开始关心别的事情了。
“说来,你娘家的弟弟已经17了吧,听说今年要考举人了?真是好孩子啊!”
一个老福晋有些八卦的问着。一脸的慈祥。玉梨蕊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好顺着话头说道:
“也是大人了,阿玛说是让他试试,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
谦虚些总是不错的,这虽然玉润知以后有爵位可继承,不过这爵位不上不下的,要是能自己考个功名,毕竟还是不错的。也好多增加点底气。
她这样一说,那里的老福晋接着又说道:
“怎么会不成?你家的家教我们还不知道?看看你就成了,只是怎么你额娘还不给这大小子找媳妇呢?这都什么年纪了?”
这样一说,玉梨蕊立马就懂了,这是想做媒啊!不过这可不是她能插嘴的,于是笑了笑说道:
“我额娘那是怕让大弟分了心,想着让他考完了这一科再说呢。”
别问我,这不是我能做主的,要问,请直接上我娘家去。反正这家里还没有相看的消息我已经告诉你了,其他的我可管不了了。
皇后在上头笑眯眯的看着,时不时和其他几个老福晋说话,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倒是谦妃看在玉润行和六阿哥弘瞻的份上帮了一句:
“听六阿哥说,你家也算是文武双修了,不过是老大重文,老二重武。可见你额娘是有见识的,这科举最是锻炼人了。”
这一说算是饶了过去,这人家正是关键时刻,那老福晋也只好先压了下来,想着要不等着秋闱过了再找人探探风声?
就在一屋子女人说话间,外头一阵的脚步声,一个老嬷嬷急匆匆的进来,走到皇后的耳边说了什么,让皇后脸色都变了,然后急匆匆的就把人都打发了。
知道回到家,遇到了回来的弘晓,玉梨蕊才知道,这雍正又玩了一出大的,在今天众人恭贺皇后千秋的档口,宣布了他的退位计划,并责令内务府,他准备在自己六十六岁大寿的当天,传位给和亲王弘昼。把大家又一次雷到了,还是群攻型的。
☆、第一次大朝
雍正的生日是在十月三十日,这一天将被历史所记录,不是因为这个皇帝的六十六大寿,而是因为这是清朝建国以来头一个皇帝的退位仪式。还有一个就是要操办一个上任皇帝在世,新帝登基的仪式,因为都是没有可以借鉴的规矩,很是让一大帮子大臣头疼,不知道抓断了多少的头发,熬红了多少双眼睛。
折腾了许久,总算是安安稳稳的把事情给办好了!整个内务府的官员集体瘦了一大圈,就是宗人府也糟了不少的罪,累瘫了一批平时不怎么动弹的王爷。
弘昼即位,定下第二年改年号为庄顺,也就是说以后没有了乾隆,而是庄顺皇帝了,吴扎库氏为皇后,章佳氏为婉妃,崔佳氏为仪妃,其他几个原本的格格侍妾,也都得了贵人的身份,后宫人数并不多。并且这弘昼还大大咧咧的在面对朝臣提议把今年选秀中合适的秀女补入宫中,以充后宫,繁衍子嗣的时候,很是不解的说道:
“朕的子嗣不少啊!已经有了7子2女了,怎么还算少呢?莫不是你们想把朕糊弄成喜好女色的昏君?“
这么一大顶帽子下来,差点没把人给砸晕了,一个个呐呐的说不出话来,在后头看着儿子第一天临朝听政,想给儿子把把关,撑撑腰的雍正惊得喷了茶,转眼又乐呵了,为了他子嗣不丰的事情,这帮子好东西可没少歪嘴,如今让他们和弘昼这个混小子掰扯还真是有趣。
其实哪里是什么子嗣的问题,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其实是这些大臣们想把自家的女孩子送进去是正紧原因,毕竟他们原先并不看好弘昼,错过了投资的好时候,这时候怎么也想拉上点关系不是,这拉关系最好的方法,那就是自家有代表自家利益的女孩子在宫里头,再说这弘昼的后宫确实是人少啊!好多一宫主位都空着呢,他们能不惦记?
可是人家弘昼就是个不按理出牌的,这直接就用子嗣回答了他们,这件事情上,大家还真是说不出弘昼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人家才34岁,这都已经有了7个儿子了,看这个架势,虽然和康熙或许不能比,可是和雍正比绝对是属于多子多福的。他们要是再说这不多,岂不是说如今的太上皇不好了?这谁敢说?虽然雍正退位了,但是他的威名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很有些,爷虽已退出江湖,但江湖到处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