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让两家老爷眼睛都亮了,贾代善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家侄子居然还有这脑子,简直就是老贾家的超级账房啊!连差价都算计上了,果然是个能守家守业的,做族长的好人选啊!
贾代化也好,贾代善也好,这脑子或许慢了些,但是这行动力还是很厉害的,没有两天,这事情就操作好了,就是史家也利索的很,毕竟史家当初人少啊!史老爷虽然有三个儿子,可是这不是还不到娶儿媳妇的时候吗!这家业还是好端端的没怎么动呢!银子还是有的,不过他也跟着卖了两个庄子应景,说来也是巧了,他原本想立马还钱去的,可是转眼就听说自家姐夫家卖庄子,一下有些傻眼,想着难不成贾家家底子不成了?这卖家业可不是什么好名头啊!忙不迭上门,想问问怎么了,实在不行,自家借点给他们也是可以的,不用这么凄惨,可是上了门一听这里头的道道立马也醒悟了,忙也安排着卖庄子了,心里一根劲的庆幸,好在自己好心啊!不然自己还真是当了一回出头鸟了,在想想这出主意的贾敬,回家就和史家老爷子说了,咱们家以后办事情,还是多听听这外甥的话吧,他看着这几家里也就他这脑子厉害,到底是读书人啊!这弯弯绕绕的,不是一般的绕人,自己是赶不上的了。真是把人心思一算一个准啊!
还真是应了他的话了,皇帝最近这京城的密探正处于全面发动的状态,贾家和史家的事情一出来,这皇帝的案上就有了消息了,看着贾家史家这卖庄子还钱,皇帝心里就很是满意,特别是他已经知道了这贾代善这个倒霉催的这他家后来的十五万两那是小史氏打着贾代善的名头给自家老娘家,也就是史老爷原来的亲生父母借的,如今居然是贾代善还上的,还不知道这银子到底谁得了,就觉得这贾家那些个真的都是老实头啊!看看这亏吃的,真是,他是皇帝也看不下去了,太老实了!唏嘘啊!你说这朝廷的大臣们要是都这么听话,他还愁什么?哎!好人不多啊!
皇帝一感慨,立马有人就悲催了,因为有了衬托,皇帝再想到那几个一个劲的哭穷,不想还钱的老东西,皇帝立马就开始皱眉头了,只觉得手痒痒,脚痒痒,不是想要拍东西,就是想要踹谁几脚。反正那是把贾家和史家划拉到了老实,谨慎,听话,忠心,可以信赖的人里头去了,而那些个家里花天酒地的,在他这里哭穷的立马就成了奸臣,佞臣,大奸大恶了。
皇帝也不多说,直接把那几家每家的家产都差了一遍,连他们每年的出息都查了出来,这些个东西真的不难查啊,田产什么的,一看户部的鱼鳞册就可以了,找几个户部精于计算的,把每年的产出什么一划拉,取个大概值,立马什么都清楚了不是!然后皇帝也不多说。直接把这家产就给列了单子,把人喊过来,丢到了他们跟前,然后再问他们,他们真的没银子?想清楚了,现在朕给你们最后的机会,说实话,咱们前面的就不追究了,毕竟朕是为了丰盈国库,不是想把臣子一网打尽!(皇帝也没法子,这不老实的人太多了,一下子全折腾了,这戏就没法子唱了,他准备顶上来的人还没凑齐呢!先放他们一马吧!)
反正皇帝的信号很强烈,这就是直接告诉你,你家的老底我都知道,别装傻了,赶紧的还钱,不然可别乖我给你们没脸,要说这时候是个聪明的都知道怎么办了,为了自己的脸面,怎么也该乖乖的了,就是一时不凑手,好歹先还上一些,然后和皇帝说,咱们分期什么的,皇帝看着表现不错的,直接也大度了一回。大部分人立马回去就开始拾掇着,把银子还了,这个迅速啊!皇帝心里安定了!算他们识相。
可是不是全部都是这样的,都这时候了就是有人这脑子不转弯啊。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想着硬挺呢!拿着这皇帝给的单子开始说起这皇帝居然蓄养密探,查探臣子阴私,不是明君所为的事情上了,这下好了,皇帝心里更火了,这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啊!
皇帝觉得自己没脸了,那么其他人也就别想要脸了,这绝对是肯定的,于是皇帝别的也不干,直接把这些个脑子不清楚的家里的那些个狗屁倒灶的事情在朝堂上全给张罗开了,而且理由很好,他是真的关心臣子啊。生怕错怪了好人,或者真的自己给的俸禄养不活臣子,那他会觉得没脸的,这才让人去查了一下,本想着,要是实在困难,他就给减免些,可是没想到啊!真是白眼狼啊!家里花园子都有好几个了,就是不还国库的银子啊!他伤心啊!这都是什么臣子啊!这是欺君啊!他都不忍心说啊!他伤心了,悲愤了,这让所有大臣都来评评理啊!
还能怎么的?那些个被皇帝同样谈心的,好些个早就在第一时间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