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来,另外还安排了京畿大营,龙禁尉,和京畿衙门三方的人员相互监督着守护贡院,最大限度的保证这次审核的公平公正性。
人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说,这文人一向是嘴皮子厉害,发狠的时候少,不过一旦发狠,那是一根筋的也多啊!阁老们眼看着事情有了解决的方案,自然想着做到最好,免得最后吃力不讨好。
而那些士子们呢!原本中了的,虽然心里有些不安,但是这不是少了不少人吗,说不得自己名次还能上去些,比如邢德全他就是这么想的,那个最后一名实在是太丢脸了。有的呢,想着说不得这一次自己能上榜了,比如那些邢家住着的苏州老家的士子,反正一个个都诡异的安静了下来,开始了等待。京城终于又一次恢复了安稳,平静。期待着新的放榜!
你们说谁?邢老爷?他不是大理寺少卿吗!这时候正审案子呢!哪里有空管这个?上达天听的又不是他?人家不出头,只管自己干活!
69落幕
每次这会试,来参加考试的举人都不会少,这一次更是有5000多人,这虽然关进去了一些,其实也不过是近60人,虽然从中了贡生的名单上来说是多了些,但是放到整个举子的人数里,那其实真不多。
科举自来都是江南中进士的偏多,关键就在于江南从古到今这读书人多,人口基数也多,竞争激烈,更是导致了大家精益求精的本能,学识越发的上进。北方呢!读书人相对就少,这人口基数也少,一般不是太笨的,中个秀才那是很简单的。这样一来,考举人也不再是太难的事情了,在加上北方学武的多,没有什么竞争,更导致了举子们底子差!不过自从这南北分开乡试以来,这北方的举人也多了起来,但是问题是这只是数量上的,质量上却依然跟不上啊!所以一到了会试,这差距就出来了,基本上三分之二都是南面的,这让北人情何以堪啊!以至于北面的进士在老家,那是比南面的还值钱些。一个进士,一个镇,一个县都要引以为荣。
于是乎,有些好面子的,为了能成为北人中的英雄,为了家族的体面,花了好些功夫折腾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来作弊,本来只是为了自己,没想到,到了后来居然成了这几个小吏敛财的机器,甚至有黑手从中伸了进来,意图左右科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