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头请了人,等到这里全部收拾妥当,就会有大和尚过来做主持了。就是所谓的素斋,也是请了寒山寺里一个大师傅过来掌厨,如此一来,甄回觉得,这葫芦庙若是不兴旺,那真是都没了天理了,就在城内,人烟密集的地方,又是这样的齐整,干净,吃住都妥当,还能没有香火?
最最要紧的是,那庙祝为了打开这庙宇的影响力,已经另外存下了足足一百两的银子,准备在入冬之后,在寺庙门口设立粥棚,救济百姓,还给慈济院送了一车的米粮,行善积德的工作做的妥妥的。只要是个有耳朵,有眼睛的就能知道这葫芦庙的慈善事迹,如此一来,那些一天到晚念着佛号,喊着慈悲的太太们,哪一个不会多看顾这里几眼?有了这些大户人家的女眷走动,这庙里还能少了香油钱?
还有那个小花园,特立独行的壁画已经在画了,虽然不是什么名家手笔,可是这又是省事儿,又是绚烂的壁画,已经让不少在苏州的学子们心动了,还有不少自诩学问不错的,还想着去写上几首诗什么的,因为人家庙祝说了,到时候会专门有一面墙壁空出来,悬挂题诗。这对于学子们来说,绝对是有着绝大的吸引力的,这名声什么的,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另一张脸,他们怎么可能不重视?
对于这葫芦庙的变化,甄回是真的很高兴,高兴的在离开苏州,准备回京的时候,这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断过,他已经去拿葫芦庙里头看过了,靠近自家的地方那妥妥的没有问题,不是住人的地方,就是花园,这样的地方能引来火灾,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太不可能了,而那新建好的三进的大殿也不怎么可能了,毕竟是新宅子,就是和尚们也一定会小心的看护。即使在几十年后,变大了的葫芦庙,有了银子的葫芦庙也必定时不时的修缮,维护,好保持这光鲜亮丽的样子,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无故失火?
还有那每一个院子中的大缸,那是甄回捐赠的,里头专门种上莲花,这可是佛家的专用花卉,放在这里又是那么的雅致,由不得这些和尚们不尽心,而只要他们尽心了,那么甄回可以肯定,这东西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成为这葫芦庙的一个传统。而只要这传统保持的好,有了这大缸中的水,火什么的,他还需要担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