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眼红了?”
“是眼红了,你不眼红啊,只是我心里有数的很,这眼红归眼红,可该感激的还是要感激,不说他家二子给咱们寻摸出了这么一条财路,就是上一回那海猪的事儿,那也是托了那孩子的福,不然咱们能有那么多肉吃?咱们渔家的人,恩怨分明的很,所以即使眼红了,以后这该回报的时候,我也绝对不含糊。”
这话说的,立马就获得了边上的人一阵的赞赏,确实这村子或许小,这村民或许穷困,可是面向大海的人总有内陆的人所没有的心胸,爽直,大气,和大海一样宽广,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也由此可见。
村子里的人这一次那是真真的对着贾环一万分的感激,这年头,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来钱的手段那是相当的少的,除了打渔,卖鱼,花点力气,用命博去海里弄点东西卖以外还能干什么?田地?这石头山边上,实在是没法子养活人,能种上几分地的蔬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就这收获还不如外头的一半多,可见这地方有多贫瘠。做买卖?他们世世代代在这渔村长大,又能接触外头多少时候?哪里知道什么能买,什么能卖?就是再聪明,没有门路,没有消息,没有渠道也没辙,这年头走出自家地域的县城范围都是需要路引的,他们能做什么?打猎?这倒是可以,可是那只能去主脉的山上,而这主脉也不是什么猎物多的地界,还有其他村子的人在那里讨生活,人家经验更丰富,行事也更方便,他们能有多少优势?就是想要打石头,做个石匠,都不成,谁让这周边石头山多,造成了石匠也多呢,没有竞争优势啊。
如此一来,贾环这个村子,那是除了打渔再没有了其他的生活技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一直那么穷,而村长家能比其他人好些,一来是他们家人丁最多,整个村子里,有四家是他们同一个祖先的同族人,占了村子里四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力量大吗,二来也是他们家还有个祖传的手艺,那就是起屋子,这建造上的本事不小,还能做点木匠,时不时能去外头接点活计做,如此一来,一代代下来,这家业才比其他村民多些,即使分家,也不影响他们家的根底,比如村长家,在隔壁村子据说还买下了五六亩的田地。
有了田地,最起码这米粮上多少能自给自足了些,再加上其他的收入,这才是他们家能买的起骡子,拥有这村子里唯一一辆骡车的缘故。
可你要说这村子里其他人真的一点技能都没有?其实也不然,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些日常不重视的技能也能换钱而已。
“大哥,这风铃多了,估计就不一定能卖好价钱了,我前些时候看到姑丈做了好些个鱼骨雕,我想着是不是下一次也一并带着去试试,说不得就有人喜欢呢。”
贾环的姑丈姓钱,是这个村子里六个姓氏中最后一个,也是人最少的一个,就他们这么一家子,代代单传,就是贾环的姑姑也只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二岁的钱海星,而这个表哥,娶了王小苗的一个堂姐,如今也生了一个儿子,三岁的宝儿,贾环家出事儿之后,这一家子也帮衬了不少,只是他们家自己原本日子就不怎么宽裕,虽然房子什么的还算是不错,可是那船却早在上一代就已经跟着姑丈的爹出海难的时候一起沉没了,如今全靠着姑丈给旁人家的船上做大师傅过活,再加上,还有王小苗那里也需要帮村,所以能给与他们家的帮助不多,可即使再不多,那也是人家的心意,贾环可不会忘恩负义的忘了人家,故而在寻摸着发财的路子的时候,也没有忘了将亲戚拉一把,卖不卖的出去且不说,好歹也是个路子不是,万一真的有人喜欢呢?就是卖出去一两个,也能换上几斤米粮回来不是。
兴哥儿听到这个也是一愣,随即又是一喜,乐呵呵的摸着脑袋说道:
“还真是,这城里的人喜欢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咱们看着寻常的,说不得人家就是喜欢呢,再说了,姑丈刻得东西确实都挺好看的,先头我还看到过一个大的,是海豚,可漂亮了,姑丈藏的可深了,说是他年轻的时候遇上的一头搁浅的三丈多长的大鱼的头骨做的。这东西要是拿出去说不得还真是能卖上个大钱,若是这样,姑丈还不得高兴死。”
贾环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大家伙也是一愣,随即一喜,他不是这些渔民,没什么见识,自然知道越是稀奇的,惹眼的东西越是卖的上价钱的事儿,想了想说道:
“若是这样,这大东西还不能立马就拿出来卖,咱们下次就带点小的过去,大哥,你记得那个十两银子买了那火焰海螺的书生不?那人不错,家底估计也有,又是个喜好稀奇古怪东西的,若是到时候引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