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家里用的也全从这衙门里取了,好在这年头会读书写字的毕竟是少数,不然这开销估计还要在上去好几个档次呢。
贾训对这个不是太懂,可是有好处他还是知道占的,好歹这家里能少用些银钱不是,他这一次出来最重要的是要将上一回忘了拿出来的那一整套的银首饰给寻个出处,回去好给老娘添置到鱼娘的嫁妆上去,说起来这今年鱼娘也十四岁了,到了明年开春就要及笄准备出嫁了,这嫁妆可不就是要准备起来了吗。
“亲家伯伯,我这还带了些银子,想要买些好的木头回去,也不求什么红木酸枝的,能有些香樟的,柏木,柞木的也成,回家给大姐打嫁妆呢。”
一说是儿媳妇的嫁妆,刘典吏哪里能不起劲?那置办好了,可是要抬进自家的,忙一个劲的点头。
“这个好说,咱们县柞木还是有的,香樟就少了,价格也不低,我给你问问,必定给你们介绍个价钱低的。对了,木匠找到好的没?咱们县衙工房下面倒是有几个不错的手艺人。。。。。。”
刘典吏越说越起劲,介绍起来和自家人一样清楚,可见他这么些年的地头蛇还真不是白干的,贾训有自己的小心思要折腾,忙将自家大哥兴哥儿推出去,让他跟着刘典吏去衙门,不管是弄点纸笔也罢,寻着买木头,相木匠也好,这事儿兴哥儿一个人那是绰绰有余了,而他呢,借口要去寻徐家少爷,直接走人了。
贾训哪里是找什么徐家少爷啊,不对,也是要找的,这过程总是要走一遭的对吧,可惜人徐家少爷不在家啊,人家进京去了,说是有什么文会?这年头有钱的人就是任性,连举人都不是呢,去京城参加人家快要春闱的人组织的文会,亲,你是去找虐的?
人虽然不在吧,可是这名头还是可以借用的,这不是走了这么一圈,贾训的背篓里头就多了好些的东西,四书五经全套的书籍,二十两的银子,一个樟木匣子里头全套八件的银首饰,再有笔墨纸砚一套,就这么乐颠颠的背回了和兴哥儿集合的地方。
等着他们回家的时候,那东西就越发的多了,除了贾训的东西,还有三根很不错的整根的柞木,一根香樟,这是刘典吏帮着寻来的能给鱼娘做嫁妆的木头,有了这么几根像样的能做箱子,做几个体积不大的家具的东西,可以想见,到时候鱼娘的嫁妆会有多少了,至少是十二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