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知道有关于她母亲的一些传言的情况下,对着弟弟,还有未来的弟妹还是很期待的,知道自家数代单传,如今好容易能子嗣旺盛些,心中为家族高兴还来不及呢。
林妹妹没有进京,而贾赦当了家,那么他的闺女迎春自然也会受到重视,在邢夫人不能生育的情况下,在贾赦贾琏父子难得同心的情况下,迎春好歹是总算有了点子大家小姐的样子,也好在贾家变天的时候她还小,性子多少还能扭过来一二,自然也拜托了二木头的名声。至于探春?二房是倒了,可没有了嫡母的磋磨,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身上的刺少了些,性子到反而平顺了好些,仗着自家姨娘受宠,日子过得也算是可以,虽不至于和迎春比,却也算是不错。至于贾家两房的庶子?世家大族没有一家对庶子能有什么指望,只是因为家中去了好些下人,那些拿大的,贪财的,油滑的基本清理干净了,剩下的多是老实人,所以即使不重视,却也不会受人欺辱,虽不会太好,可真说起来比贾训上辈子却强了很多。
这些事儿贾训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知道的多是往来京城的时候,不自觉的去荣宁街附近听上一些闲话,加上自己原本的记忆结合起来得出的结论,不知道的,那是因为如今这贾家门风比上一辈子紧了好些,毕竟整治过了就是不一样,下人们皮子都紧了,自然不敢随意胡咧咧。
如今的贾家和贾训记忆中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有心去问那王夫人的事儿,可不想却得不到任何的消息,只知道在祠堂后面有一座家庙,王夫人似乎被关在那里,具体如何却无人得知,就是王家似乎也已经不再提起。唯一知道的是,薛家的老爷还是死了,那薛蟠依然上京了。
☆、第89章
五六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即使是在这时光流逝感觉不太明显的村落,也一样让回顾以往的人忍不住感慨,这变化之大,真是让人诧异。
村子里人丁兴旺之外,读书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这村子里风俗之流也斯文了许多,孩子们都上学识字,不说能有多少出息,可就凭着识字会算一条,这村子里就走出了好几个县城,镇子上的账房,这样体面又是薪水丰厚的活计,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读书识字的好处,就是附近其他村落的人们也忍不住在家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让自家孩子上学了,不求科举功名,光宗耀祖,总能求孩子未来一个好些的谋生本事不是。也因为这样,村中各家的经济情况也越发的好了,甚至还引得不少旁村的人家以有闺女嫁到这里而感觉有脸面,这让以前总是娶不到媳妇的海螺村的人们一个个感觉腰杆子都挺直了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