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渔村居然也要盖起一个客栈,这在其他地方或许简直就是个笑话,可在海螺村还真是可行,村长和贾训无意中那么一说,就是贾训也感觉实在是很需要,因为如今因为这个集市等缘故,整个村子各家人家,几乎每一家到了月底总有人来借宿,一次两次的倒是没什么,可次数多了,也总有人家不愿意的。若是能有那么一个客栈,那真是方便了双方不少的事儿,连带着那些来做小生意的人也有了正紧吃饭的地方,而不是干啃硬饼子了。
“村长,我瞧着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或许有一日咱们这海螺村哪一日就成了镇子了,若是这样,您这个村长岂不是就有当镇长的一天了?“
贾诩这话有几分玩笑,可听到村长的耳朵里,却觉得分外的顺耳,他就是这么盼着呢,如今刘典吏已经升到了典史了,正一心往县尉的位子爬,都是差不多年纪的人,也没差几岁,他看着人家这样的有上进心,难道就能不心动?只是他没有什么路子,也没有什么门道,更说不上前程罢了,可若是这村子真的升上去了呢?那岂不是就是现成的官路?即使这实在是称不上官,连个正紧的位置都不是,可到底也是属于受人尊重,在县衙有点地位的那种不是。看看没回大人请乡老什么的过去说税赋的时候排的位置,那妥妥的镇长的位置就是在最前面的,他能不眼红?
“若真是这样就好了,那说明咱们这村子是真起来了,可惜了,如今咱们这儿样样都不周全,学堂是有了,却只是蒙学,还只有一个,庙宇也有了,却少了点,也就一个,街道更是谈不上,商铺更是只有那么几家,人口更不用说了,差了老大一截,想要变成镇子,就是再努力,没有十年,只怕是做梦都没有个影子。瞎想罢了。“
贾训一听这话心中就是一惊,若是没有想过怎么知道这升级成镇子需要些什么东西?听听这村长念叨的,哪一样不是在点子上,可见自家这村长也是个有点野心的人物呢,往常还真是看不出来,不过有野心未必是坏事儿,只要是往好里折腾,有野心的办的事儿总比没野心的人多。
“好歹这集市是有了,这可是最难的,其他的时间长了总能起来。人口这个没法子,谁让咱们原本实在是人丁少的可怜呢,就是再怎么努力,如今也就是这样,想增加也要看天意。至于其他,咱们也不缺地,好生规划了,还能少铺子?这样,改明儿,我家在村口那里也买下点地,开个铺子,不开别的,就弄个书肆,弄点笔墨纸砚的,不求能有多少出息,好歹也算是撑起了一个场面来。“
虽然贾训感觉这事儿却是没几分靠谱的,可是不代表他不愿意帮一把,再说了这弄个铺子也不是太麻烦的事儿,按照这村子里如今的地价,人工,整起来也不过是三五十两银子的事儿,这个钱,对于如今的贾家来说真是不算多,只要办好了,即使生意未必能挣什么钱,好歹也是一份产业,说不得以后就能让老三过来好生看着,当做未来娶妻之后小家挣钱的一门重要营生呢。
贾训的支持村长很满意,点了点头说道:
“恩,这也好,咱们这儿读书的娃子是越发的多了,兴哥儿到底是秀才,比边上其他村子的夫子总是要本事些,来求教的人也多,你这里整好了,娃子们以后读书的事儿上也便利些。“
说起这周边学子的事儿,两人越说越是热乎起来,因为这海螺村两代夫子都是有功名的人,这让海螺村的蒙学在这附近一片很是有些名声,就是那几个老夫子自己也常让子弟过来求教卫夫子和兴哥儿有关于科举的事情,那些老夫子自己没能考上秀才什么的,一来是因为年纪实在是大了些,二来则是因为书籍的缘故,他们没有贾训那样的本事,能从书香人家,甚至是书院中借来书籍抄录,更没有抽奖系统给出全套的史书什么的,自然见识学识上都差了一等,如此屡屡没能考上也是情有可原,如今知道这海螺村的几个秀才书籍极其全,不来想法子凑上好些那才是怪事儿,即使他们自己已经年纪到了,不求上进了,那也要为子嗣考虑不是,能让自家孩子比自己更出息,是个当爹妈的就不会放过。所以这来海螺村的读书人还真是不少呢。
“我说,二子,我听兴哥儿说,你明年要去京城游学?“
说道后来,村长敲定了有关于书肆的事儿之后,猛地又想到了另一个事儿上,在距离卫夫子出去将近一年之后,贾训也开始准备往外走了,这让村长很有些担心,生怕自家村子里好不容易出来的老爷,一个个都离开了村子,不再回来,最关键的是,没有了贾训,这集市是不是还能继续?没有了集市,那这村子还能不能这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