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样的窘状阿玉自己也觉得很有些说不出的憋屈,不过案子多,收获也多,到了年底一算账,嘿,光是零零碎碎的赏银,居然就凑到了35两,正好够一年的分期付款。
若是在加上阿玉自己攒的俸禄,卖药膏的来的外快,家里老爹卖凉面攒下的,愣是能一下子还上两年多,足足120两银子,这样的大好消息,不说阿玉怎么样,阿玉爹那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只觉得这希望在前方,早日还完欠账有望了。
“赶紧的,趁着还有点时间,再加把劲,打猎来的全卖了,攒钱,到时候多少还多少,早点还完早点安心……”
中国人对欠钱的态度,从古到今都没变过,什么提前消费,什么都没有夜里睡得安稳要紧。所以喽,紧巴紧巴的,开春开始缴纳分期的时候,阿玉愣是凑出了175两也就是350贯,直接还了五年的额度,这也就能理解了。
一年就还上了五年的银子,这岂不是说两年,阿玉这小子,就能将这院子的钱都还清了?这个数字即使在开封府衙门,这个平均水平都不差的底层胥吏群体中,那也是大手笔,妥妥的豪富,惹来了不少人侧目,连着张龙都一脸八卦的跑到阿玉这里,询问攒钱的秘方。
“这能有什么秘方?就是攒呗?”
“拉到吧,还就是攒,是,你是比旁的人节省些,也没见你吃酒耍钱,也没见你花钱买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可这俸禄就这么些,谁不知道?可你呢?我说阿玉,这一年,你这赏银都比俸禄多了吧。还说没秘方?”
张龙仗着是亲戚,这话说的那个直啊,可这秘方……你还好意思问?
“我说,张大哥,你跟着大人比我早吧,办的案子比我多吧,你这还来问我怎么攒?难不成你以前就没干过可以得赏银的事儿?”
这话问的,太扎心窝子了,可不就是没多少嘛,他们四个,就是张龙赵虎他们,一窝子都是粗人,往日只听话办事儿,若不是武艺比别人好些,江湖规矩懂得多些,说他们是跑腿的都成。要他们想什么法子,出深什么主意?这不是他们的人设啊。这样一来,能有多少赏钱?
被戳穿了真相的张龙郁闷了,张了几次嘴,最后不过是叹了口气,恹恹的说到:
“果然,这年头,脑子好的就是比占便宜。”
一竿子搂得,这是说了多少人?怪不得赏钱少呢,全是让他这嘴给毁的。当然了,这也就是吐槽的而已,真正的原因阿玉其实也清楚,这是宋朝文官政治造成的客观结果,重文轻武,从细节上就已经很明显了。不过对着张龙却不能这么说,总要给人点台阶的对吧。
“那你怎么不说这劫富济贫的事儿,文人一辈子都别想干呢?痛快的总是手脚快的,对吧。”
“嘿,这倒也是啊,再不济没钱还有衙门捕盗赏金可以挣,这来钱的路子确实,比文人更多。呵呵。”
武人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脑子简单,心大……所以玩不过文人,也是武人自己造成的。
第49章 跟着展昭去破案48
作为一个习惯了当个路人甲的人来说, 被同僚围观,还是因为钱的问题围观,他那感觉是相当的不怎么的。财不露白讲究了多少年了, 大家伙儿怎么就不能体谅一下他想遮掩的心呢。看看那些舔着脸过来攀亲戚的, 哥们, 我这自己还欠账呢, 你这么一脸打秋风的标准流程,也太为难人了吧。
为了少制造话题,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麻烦,阿玉打从开了春,这每日上差都像是逃一样,尽力的减少在衙门中待着的时间。连着街面巡逻都差点往蹲点密探什么的角色挺进。
而在外头时间多了, 自然而然的, 这遇上事儿的机会也就多了。连锁反应之下阿玉这破案率也蹭蹭的往上涨, 等着到了这一年年底,嘿, 这小子的业绩都能和戴捕头相提并论了, 这荣耀绝对金光闪闪有没有?
戴捕头如今可是临近退休了,寻找接班人的事儿, 在阿玉刚来那阵子就已经提上了日程,只是一直以来, 戴捕头都没看中哪个。在加上这开封府,能人是多了些,衬托的那些底层的小吏们是差劲了些, 所以……可如今这阿玉……武功好,脑子快,寻踪探访也干的很像样,还会医术,会验尸,会笔墨……如今再加上会挣钱(年底业绩突出也是有红包的)
这么一合计,几乎半个开封府的人都觉得,阿玉这小子虽然年纪是小了些,可条件出挑的,让人不自觉的一想到接班这个词,就会往这上头想,好像这阿玉不接班,那铁定有内幕一样了。当然,这种想头同样也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