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的好印象立马就飞灰了。
但是如今呢?阿玉主动地提出了这一点,还用做好的荤菜都让万历皇帝带走,孝敬老夫人什么的。这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对于因为不知道身份而走进丧家这一点,万历皇帝多了几分理解,对于请客都记得守孝规矩的阿玉,也更多了几分好感,觉得他这是办事儿灵活,做人感恩,还有底线,懂规矩。
“听说,原本经历司是想让你守孝后再去上差的?阿玉啊,说说,你怎么想的?”
“没怎么想啊,忠孝不能两全呗,不是连着张大人当初也一样因为国事,没有回去守丧嘛,这样的多了。更不用说,那,公子,我当你是自己人,说话直一些,您可别见怪啊。”
“有话就说。”
又一次提到了张居正,万历皇帝心里依然觉得不怎么对付,对于张居正死了老爹都不回家,霸着权利不放,他心里其实挺腻味的,也因此一直觉得这就是个好权的。可因为开始时候阿玉那一通一条鞭法的好处,坏处,甚至张居正变法的弊病什么的一通说,已经让被压制的皇帝,心里放松了好些。所以这会儿阿玉再说,他那种抵触就减轻了,也愿意继续听下去。
嗯?为什么抵触?为什么消散?对于万历皇帝来说,张居正这个老师,这个阁老,就像是一座快要封神的大山,不单活着的时候压制了他的权利,死了还用光环压制着他专属于不帝王的神光,能不抵触?这或许也是后来张居正一家这么惨的原因之一。因为皇帝想要彻底的掌控这个国家,就要打碎这神光,做到去张居正化,不然他永远都会被臣子压一头。
而如今,在阿玉的各种分析下,这个一直压抑的他透不过气的神人,猛地突然被褪去光环,成了凡人,那种无形的压力自然开始消散,不在那么膈应了。故而万历皇帝心胸也渐渐的被拓宽了开来。
“您是大家公子,所以不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守孝什么的,那是有能力的人家才能做的,一般人,吃饭都成问题,还有几个会专门空出几年的时间啥都不干,坐吃山空?别说是这守孝了,有些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为了吃饭,这边死了男人,那边立马改嫁的都比比皆是,说白了,还是老话说的好啊,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样,衣食足才能知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