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到自家人丁有点小兴旺,往日打猎积攒还不够,阿玉瞬间将猫冬的想法扔到了后脑勺。细算一下最近的安排,阿玉决定了,除了浸泡竹子这个有关于造纸大业的事儿以外,剩下的时间他将在下雪后,对山里的兔子进行一次新的扫荡,就用已经熟练的闭着眼睛都会的绳套来干。
“这样居然也能逮兔子?那岂不是说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能当个猎户?都能靠着这个挣钱吃饭?靠着这个养家糊口?哎呦,我以前怎么就这么笨呢?这绳子又不是不会搓,又不是不会打结……”
呵呵,教了那么多个位面了,终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了,真是……不容易啊,这是谁啊,这么有眼力见,咦,是山根?哦,也对,他不是自家的下人,只是来投靠的,没有奴籍,所以想东西的角度依然是平民的那一套,对于学一门手艺,能挣饭吃自然更敏感些。
只是这谁都能当猎户,这话说的很讨打啊。若是真这么容易,这猎户……他们还混个/屁啊!作为这一群人的头头,阿玉觉得,要好好的分说一下,免得以后出去给自己招祸。这可是山里,山里最不缺的就是猎户了好不,谁知道啥时候会遇上,对吧。
“这个法子确实简单,只是往日你就是会做绳子会打结,也不会舍得用油去浸泡。而舍得这么用的,又有哪一个会缺了吃的,要自己来干这猎户的活计?这才是一直没人这么想,这么做的缘故。说起来,这世上的事儿奇就奇在了这里。渴求的未必求的到;随手可得的,又弃如敝履。似乎永远都是隔着一层……”
说着说着,阿玉这当先生的范儿就忍不住起来了,明明前几世当的是官啊,怎么突然就搞得和哲人一样了?难道说这是环境影响的?还是潜意识里,阿玉其实对于在这个时代留下文明知识其实很期待?
或许吧,反正阿玉自己说的挺得瑟,边上听的人也一脸的不明觉厉,呵呵,当个名士,教导弟子什么的其实还是挺有趣的。比当初在鹿鼎记里当夫子应该更有趣。毕竟那时候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多几个科考出来的。而这个时代……更讲究学识的本质,更注重思想的光芒,也更随性些。这样一想,这个时代其实也未必就很差。或者可以这样想,每一个时代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屈原属于小说家的问题:
先看小说家的解释: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小说家者之起源,当盖出于稗官,即出于以说故事为生者。其意多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传载舆人之诵,诗美询于刍荛。
古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而至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
小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
而屈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创作内容,形式,手法上来看,他真的,就是小说家。那个时代……没诗人这个分类!!!
第163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16
所谓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阿玉一出手,猎物不空手, 哈哈, 这一场雪下来大家伙儿那个高兴啊, 几日的功夫, 就凑齐了众人裤子要用的皮子,等着一个月下来,这雪地靴什么的,也已经都整齐的套到了脚上。这下,别说是那些本身就有些怕冷的女人了,就是福寿叔几个壮年的汉子, 都忍不住喜滋滋的, 一整天除了上炕, 就不舍得脱下来。
“郎君的这个法子真是好啊,自打穿了这鞋子, 这脚底下就跟带着个小火炉似的, 瞧瞧这一路,明明是大雪漫天, 却丝毫不觉冷意。”
大清早出来检查陷阱的福寿叔领着两个儿子,哈着冷气, 话音十分的欢快,可他这欢快的情绪却没能感染到自家的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