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什么的,这个可能性已经被顾雍巧妙的给灭了,毕竟这都已经是连孙权都知道的,已经供应到了东吴皇宫里的东西。只要是长眼睛的,只要是脑子没秀逗的都已经看出了顾雍对阿玉的庇护,没人那么傻当这个蠢货出头鸟,给顾雍刷一波廉洁奉公,执政清明的人望的对吧。能当官的真心没几个蠢货。
除了顾雍这里,王祥那里其实阿玉的名声传的也一样十分的迅速,前头就说了,王祥这一次来东吴,那本来是秉承着结交人脉,为以后战事起来的时候,保护家族利益做准备的,那这一家家的去的地方自然不少。而这去了自然要夸一夸东吴的,夸什么好呢?
地利?对不住,都不是傻子,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个词,从春秋战国就已经有人这么说了,这会儿说人东吴好,听着就假,十分的不符合人家王祥的人设。
说天时?这天下如今地广人稀的,没什么天时好讲,只要不瞎折腾,其实百姓都能自己凑合着活。
就是剩下的人和也没法子说,呵呵,孙权还在呢,在人家的地盘,当这人家臣子的面说人家孙权的八卦?他没那个胆子。
至于说别国的局势?蜀汉刚死了诸葛亮,阿斗继位,就东吴和曹魏的关系,加上诸葛瑾的情分,也不好偷笑人家弱鸡对吧。至于曹魏?谁都知道,明帝曹叡因为亲妈甄氏(就是《洛神赋》里的那个洛神甄宓)的死,和郭太后不对付,在加上没亲生儿子,这宫里内斗的厉害,连着朝上的官员,因为各支持不同的皇子过继,也正憋着劲,这让座位曹魏过来的王祥怎么说?
所以喽剩下的除了些风花雪月,真的是只能说八卦了。而作为向展示一下自己并不是只懂得读书,只懂得些隐士手段的王祥对于说风花雪月的事儿,自然是尽量要减少的,不然这重要性怎么体现。所以啊,这阿玉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窥一斑而见大的例证了。
从这士子上山避居说起,说这天下如今因为经年打仗而导致的民生凋敝;从治病救人,说到医家稀缺对于民生的影响;从蚊香说到各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听明白了没!阿玉出来了!
当然,这偶尔提及什么的,这些东吴的大臣最多也就是对有阿玉这么一个人,还是顾雍这么个自家老大人认识的才子,知道了个名字,有了一个大致印象而已。可若是再加上紧接着从宫里听到的各种有关于蚊香的传说呢?那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