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二。
很多事儿不点开,这些人想不到,可真的掰开来了,都是乱世里存活下来的机灵人,自然也就能想明白了。对此虽然有些可惜,可同样的,他们也算是放下了心。
“只要不是大阵仗过来,郎君,那咱们还真是不怕,如今细算下来,咱们可是有三百人了,即使老弱多些,可这青壮也有近百,又有地利放着,按照上次您说的,没有二三百都不带操心的,那样一来……有了这么几出,就是附近的山匪溃兵什么的,只怕都不敢来了。这地方以后那真是太平了。”
一想到太平,福寿叔的眼睛都在发亮。谁能想到呢,他们这样不得不弃了祖宅,避居到山里的人家,居然也有了太平可以享,这简直就是这些年里最好的消息了,比那得了多少银钱都让人高兴啊!
“是啊,只要太平,这地就不用担心荒了,对了,郎君,那买荒地的事儿可就要抓紧了,不趁着这机会,赶紧的多置办些产业,那可不划算。”
看看,连着往日不爱说话的全叔都激动地开始说划算不划算了,可见这个年月,太平二字对于百姓有多重。
“放心,过几日就去,福寿叔,你点好银子,等着给陶二他们看好了安置的地方,咱们就去官府。对了,这看地方的事儿,你也操心一些,总要寻个合适的,毕竟那么些人呢。”
“唉!我这就去办,咱们不缺银子,这地方也好寻,太平了,哪里寻不出个安置人的地方呢,就是往日的荒废村子也能用上,省事儿的很。”
这一声应答是福寿叔说的,而笑的更欢的则是陶二。能有平整的土地耕种,能有安生的,太平的地界定居,对于他们这样几乎快要没了活路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美好,即使只能当佃户,也一样美的像是梦一样。陶二觉得,这一次他们真的是寻到了好东家了。上天在亏了他们一次次之后,终于给了他们一条生存之路。为此他看向阿玉的眼神里多了一种忠诚。这个人,阿玉算是彻底收到了手里,只要他说的都能做到,想来这些信投来的人将和他那些佃户农人一般,成为他最心腹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