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还是去赵国吧,和氏璧,作为和平的礼物,还是让它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为好。”
阿玉也看到了秦国送和氏璧以示和平的计划。虽然这后头还有一系列的谋算,即使没写明,阿玉也一眼看穿了,可他依然不能做到,因为自己毁去这个希望。不管后头还会发生什么,最起码在秦国送出和氏璧的那一瞬间,在赵国接受和氏璧的那一瞬间,这两个国家几年的战事才算是彻底平息,才能让百姓真正的得到休养。
“等到了赵国……我再去就是了。”
下定了决心的阿玉回到了咸阳的住所,从第二日起,彻底的将心放到了田间地头,匠人工坊上,那一刻他的心平静的像是被洗涤了一般,整个人都通透起来,那种历经数世的疲惫都一扫而空。恍惚间他突然灵光一闪,猛地想到一个问题。
一直以来,他接触各个朝代,负责的搜索任务,不是人物接触了解,就是知识传承寻找,基本都是些无形之物,怎么这一次突然要一个有形之物了?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对?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阿玉想不通,可这个问题现在也没人可以给他答案,或许当他回去之后,就会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思慕雪 20瓶;古典的彩蝶 2瓶;
第234章 在寻秦记里开地图28
无论什么时候, 似乎诱惑都是无处不在的,阿玉觉得,自己急于完成任务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诱惑。明明有三十年的不是吗?明明如今才过了六七年, 他还有大把的时间不是吗?明明知道, 过一二年, 这和氏璧就会出现在离着自己最近的地方不是吗?那么他是为什么这么急吼吼的要赶到秦国?阿玉觉得, 自己这是对不断的穿梭,不断的出现在各个时空有些厌烦了,这才是他如今不断地挑衅历史,不断的改变剧情,不断地折腾的最根本的原因。
对自己做了一次深入的分析的阿玉,忍不住将手里的石子用力的向着远方丢去, 就像是丢开心里的种种杂念一般, 在用尽全力之后重新找回了最初的自己。不, 还是不一样的,至于自己知道, 在经过了这么多的时空, 他终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最起码在改变历史这个事儿上, 就不再是以往那般小心谨慎的墨阳,虽然也知道折腾太过不好, 可对于他认为的,能有利于华夏传承的,能有利于天下民生的部分, 他依然有一定的坚持。
或许是常年道家打扮的缘故,阿玉已经开始讲这样的穿梭当成了一种修行,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致力民生当成他修心,修德,修福祉的全部。
“秦玉,你这是干什么,什么时候干起木匠活了?怎么没叫我们墨家的匠人?”
重新坚定了心性的阿玉重新忙乎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制作水车,这东西在如今这个时候其实虽然少见,却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发明,最起码在墨家的人眼睛里是这样的,毕竟几年前,阿玉就已经做出了雏形,又有米加的人呢进行改进,如今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东西了,只是一时半会儿的,因为地形、安装等问题,暂时还没能在各处沟渠施展开。
只是这一次,这水车怕是被拔苗助长,也一定会快速的被传播开,因为阿玉将这水车和踏碓连在了一起,制作出了水动的冲压机,还有和石墨连在一起,制成了水动的磨面房。这两个加在一起的作用……这绝对不是什么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而是足矣让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变革。看看,这刚进来才说了一句话的墨家弟子就已经傻眼了,傻愣愣的等着这两样东西,半响都说不出话来,直到阿玉拉了一下他的衣袖,这才回了神,眨巴几下已经等的有些发酸的眼睛,咽着口水说到:
“这,这东西,这东西居然还能这么用?老天,我们都是什么脑子,居然从没有往这里想过,这水,水,天下河流不知凡几,若是都能被如此用起来,那,可以节省多少劳力?省下的劳力又能开垦多少良田?种植出多少粮食?秦玉,你说说,说说,这东西,可有什么限制没有?若是做小些,放到山间的溪流上可能用?若是想在山间开垦,这法子可好使?”
果然不愧是墨家的弟子,看看,这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也问到了关键处,可见墨家匠人的影响还是不错的,这些人的见识果然不凡。本就想要借着墨家的关系,将这个东西推出去,阿玉分说起来自然是能怎么细致就怎么细致,半点都没有藏私,不但如此,还说了集中想法,比如这踏碓用在矿上若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