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些确实查证是家中困难的,可是还是尽力还钱的人家,皇帝也很是直接,这家给个二百两银子的赏银,那家给上几匹宫中锦缎什么的,都是些实惠型的赏赐,甚至有几个皇帝在这一次还银子事件中无意间发现的底层官员中的人才什么的,也直接给提了一级官职什么的,反正奖赏的东西五花八门,几乎是人人有份,就是那些皇帝明知道他们做戏的人家也有,唯一的区别是,这样的人家皇帝给的是什么玉如意之类的恩裳,别看这东西看着高贵,看着显眼,恩宠的很,其实呢,这东西就是个坑,那东西不能卖钱,只能供着,打碎了还有罪,你说坑不坑吧。
当然这些人家中,那些勋爵们渴望的袭爵问题也得到了一些回应,有两家得到了降两等袭爵的恩旨,虽然比不得只降一等那么好,可是人家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谁都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挣得最多的,他们心里有数,能有这样的好事儿,已经不容易了,不说别的,他们家中的子孙们在勋爵门第中,最起码还能多保持一代,这就是天大的好事儿。
只有皇帝自己心里的小本子上记得很是清楚,他能给出这样恩赏的人家,那都是家中子弟还算是可以的,上进的人家,那些什么纨绔成堆,那些个家中乱七八糟的,是一个都没有发出去,甚至还只给了一些要供着的东西。
也就是说,其实在这一次的还银子的事件中,皇帝借用这恩赏的多寡,在无声中,将这些勋贵做了一个调整,如今或许看不出什么,可是在过上三五十年,这些人家的上下等级之类的,必定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这就是帝王心术啊!
贾母要是真有心,或者在这时候也能看的出来,毕竟她也算是接受过后世无数宫心计之类洗脑的人员之一,可惜她没有这个功夫,这会儿正忙着呢,首先是孩子们,第三代的孩子这会儿都在她的屋子里,接受她的教育。
这倒不是她想要像是养贾宝玉一般的娇养什么的,也不是和儿媳妇们夺孩子,而是借口每天日子过的太过清淡,一个人感觉孤寂的很,就让那家中的两个孝子立马屁颠屁颠的把自家孩子送过来了,甚至还自己自动自发的当起了调节员,安抚着自家的媳妇,在和儿媳妇的解释中还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