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有些惊异,到底这夫人发现了什么?怎么会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的重视,不过不管怎么说,好歹人家是给自己提了醒,知道了这人的不妥当,自己也不该忽视才对。
☆、第54章
乌家因为柳柳的缘故,对于连晋这个原本在一开始不怎么重视的人身上下了好些的功夫,暂且能看出什么来还不好说,可是有一点确实肯定的,那就是他们知道了连晋正盯着他们乌家,不止是乌廷芳,还有乌家的其他人,怎么看都是有所图谋的样子,这让他们更加警惕了起来,或许应为这个,将来在和氏璧的问题上,乌家能更多一点安排,让乌家更加从容些。
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乌应元对于柳柳这个人更加感激了,想起自家女儿说起的,给三公主选亲的事儿,自然也就要出一把力气,再一次和赵王的会晤中,无意中说起了秦国招贤令的事情,说是因为秦国如此作为,让秦国多了不少的人才,不单是政事上多了不少的益处,就是名声也大好,不少各个名家子弟都前往投效,倒是让赵国也流失了不少的贤才。
他这话也算是说的巧了,前些日子,正好晶王后也说起了差不多的话,还说宫里正好公主到了婚配的年纪,与其送到别处联姻,不知什么时候能用的上这曾关系,还不如在本国中招贤,选个对赵国有益的人才嫁过去,也好展示一下赵国对于人才的重视。
听着宫里外头都是这样的招募贤才的建议,这赵王被酒色迷糊的有点发晕的脑子,也难得清醒了一回,好生的想了想,想起魏国的求婚信件,在想想如今这招贤的事儿,头一次觉得,自己宫中这公主也是很有用的,当然这两个去处里头,好的自然是要给自己喜欢的那个公主的,所以暗暗的下了决定,那就是把二公主送去魏国联姻,若是将来二公主当了魏国的王后,想来对于赵国也是大有益处的,而三公主,正好为赵国拉拢贤才。
赵王自以为自己思虑周全,很是妥当,立马就找了晶王后过来,好生的嘱咐了一番,又让赵穆准备招贤的事儿。
赵穆好容易混到了如今这地位,那里喜欢多个什么贤才来抢自己的宠爱,自然是不怎么愿意的,只是赵王既然已经说了,他自然不能不做,好在怎么招贤这事儿还是他说了算。恰在此时,他身边一个幕僚给了一个建议,说是弈棋就好,对着大王也有话说,就说这能在棋盘上争锋,必定是心思灵动的,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才学来云云,实际情况是,就是赵穆都知道,一个人若是把精力都放到了这些杂学之上,那么所谓的经济仕途的学问,只怕也是有限的很,即使真的有几分才学,只怕也是不及他赵穆的多,如此一来,岂不是就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