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早已奏表天庭。流言蜚语止乎于智,妄语之人自有果报,这等无依无据之事,何须查证,又如何查证?”
计都星君被文殊菩萨和善的目光惊了一跳,眼神闪躲开来,没再说话。
这一下,其他争吵者也静音了,殿中气氛随之一凝。
玉皇还是没有开口,捋着胡须若有所思,脸上愁眉不展,一副束手无策的样子。
突然,殿门口有一位仙官启奏,说是通明殿外有下界进表,事关唐三藏师徒的踪迹,正在等候大天尊宣召。
玉皇大天尊一听,露出惊讶的表情,立刻开口道:“着宣来。”
很快,引奏仙童接上表文,在玉皇的授意下当众读出。
原来,就在殿中众人开会之时,下界又度过了三日。
唐三藏竟然带着俩徒弟现身乌斯藏主城,还大摇大摆面见国王,倒换了关文。
当地城隍神发现他们后,不敢怠慢,一边上报流沙南域岛府,一边暗中盯梢。
然而,他们当天夜里又踪影全无了。
据推测,很可能那个唐三藏是由孙悟空变化而成,故以城隍的能力不足矣看住。
众仙听闻消息后,或皱眉沉思,或不屑冷笑,或窃窃私语……
“如此看来,唐三藏取经之心弥坚,仍要继续西行?还是说,孙悟空寻到了他,把他带了回来?”
“呵呵,看来此番是道门棋差一着,连天蓬元帅都转抱佛腿了。”
“风波愈演愈烈了,我们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城门失火,池鱼焉能安好?”
很快,有人又启奏玉皇,建议天庭派兵将下凡捉拿唐三藏,进行查问。
然后,殿内瞬间恢复热闹,七嘴八舌,围绕着是否干涉唐三藏师徒争吵起来。
几分钟后,殿门口又响起高声:
“启奏玉皇,殿外有雷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进见。”
“快快宣请~”
听见这如雷贯耳的名号,众仙收了声,随即就看见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步入殿中。
前面的雷尊,竟是少年面孔,骨相也只有十四五岁,黑白参半的长发自然垂落,身子只穿了一件宽松布袍,很是随意。
后面的雷将,如果唐三藏在此,定会赫然吃惊。
因为这人乍一看,长得与监察考场的白占威一模一样,连两撇八字胡造型都相同。
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他们的神态气质颇具差异——白占威较为气盛不羁,而此人则更像个老油子。
见到长发少年进来,品阶较低的仙人都不敢怠慢,身体站得更直了一些。
品阶较高的位置上发生了变动,四大天师与火德、水德星君齐齐“战术后撤”,让了一个身位出来。
最后,长发少年自然而然与观音菩萨、四御天帝并驾齐驱。
这位雷尊样貌像少年,可气质全然不像,不怒自威的神情令众多仙人望而生畏。
他向玉帝简单行了一礼,直接开门见山道:
“大天尊,流沙河之事我听说了。
“此事不难办。
“万物生灵皆有命数,我雷部不会干预凡人取经传教,但唐三藏师徒的行踪我们需要盯住,暗中调查。”
他的语气坚决,说话间,朝旁边艳绝三界的美妇看去,目光十分凌厉。
观音菩萨与他对视着,表情还是亘古不变的慈祥温和。
“呃…”玉皇发出一阵沉吟,用手撩了撩胡须,问道:“众仙卿有何看法?”
这问题他在此次会议中已经说过不下五遍了,除了宣召进见,他永远都在问众仙卿的意见,还没有给过一句准话。
……
当众仙为西行之事争得不可开交时,唐三藏师徒四人正在一个山洞内不亦乐乎。
“清一色,三杠,金勾掉,自摸,一共九番。啊嘿嘿嘿嘿……”
孙悟空把一排猴毛麻将推倒在梭罗仙桌上,猴里猴气地笑着。
“卧槽,都别动,猴子指定变牌了,查一下看对不对。”猪八戒嘀咕着,开始把所有麻将翻到正面,检查起来。
“查吧,你这呆子,查完快给钱。”猴子满不在乎道。
“大师兄不会作弊的,二师兄你多虑了。”
沙怀仁一脸笑意,把指间的烟叼在嘴上,先掏出几两秘银给了猴子,又端起一旁的茶壶给唐三藏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