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外的麻雀,在柳树杆上多嘴,很有夏天的感觉。
亭内的师徒,在屏音罩中密谋,全无默契的样子。
“再强调一次,你们必须记住自己的人设,在人设中表演,OK?
“为师是一个慈悲为怀、十分固执、爱哭鼻子的和尚。
“悟空是个不尊师道、惹事生非的泼猴。
“沙僧是个老实人,小卡拉米。
“八戒是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好色之徒,你本色出演就行了。”
唐三藏用老干部的语气讲着话,目光不时眺向远方一座雅致气派的庄园。
那座庄园名唤“香梅小园”。
位于流沙河以西百里,万寿山以东四十里的郊外。
表面上是给达官贵人消遣的茶院,背地里是供神仙妖魔寻欢的青楼。
“师父,找骊山老母,我直接叫人通报不就行了。”
猪八戒嘀咕道:
“她一听是佛祖要你来的,定会相见,说不定还会好好招待咱们一番。你为啥偏要故意去找茬啊?”
唐三藏脸色一沉,瞪着他道:
“你说什么?这个问题你不知道?昨天开会带没带脑子!?”
“啊?”猪八戒作回忆状,不确定道:“你说过吗?”
“哎呀~二师兄,师父都说过了!”
沙僧对猪八戒解释道:
“这事是佛祖私下授意,就是不想声张啊。
“而且,‘群众中有坏人’,正因如此,在玉门关才会出事。
“所以,师父按佛祖之意来找骊山老母谈事情,需得装作不经意间路过,先对她进行试探,然后才能表明真意。”
唐三藏对沙僧这个课代表投去赞许的目光,又看向猪八戒,没好气道:
“现在除了佛祖和你们,我谁都不信,包括南海的观音菩萨在内!
“之所以换掉原来的悟能,也是出于慎重考虑。
“你这呆子,把为师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如若不想去西天,趁早滚蛋,省得连累我们。”
猪八戒闻言,连忙狡辩道:
“我没当耳旁风啊,冒充悟能的前因后果我都记下了。
“本来我在凡间娶了媳妇,无心再冒充悟能意图加害师父。
“但太白老倌儿为了让我‘心中无女人,拔剑自然神’,竟丧尽天良,偷偷弄死了我的大老婆卯二姐,又让人冒充县太爷的好大儿去加害翠兰。
“幸好我发现了端倪,于是弃暗投明,诚心皈依佛门。
“对吧,师父,你看我都记着呢。
“昨天开会我有点头疼,想必是让猴子那一棒给敲的,伤还没好。
“责任都在猴子!”
“嘭”,一簇火星在八戒挡脸的胳膊上炸开,这是猴子弹出的烟头。
唐三藏皱眉看着八戒,真有点担心他会把行动搞砸。
骊山老母是什么人物?
去接触她可不是开玩笑的,尤其圣僧的身份这么敏感,若有差错,可能就被她直接卖给观音菩萨了。
虽然唐三藏从太白金星口中撬出了很多骊山老母的信息,但也不能完全拿准她的态度和立场。
只能说,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她有不小的可能性会想把圣僧据为己有。
因此,唐三藏想出了一个“钓鸨计划”——
在取经途中“合理”地误入贵鸨地,然后“合理”地发生冲突,又“合理”地暴露身份给骊山老母知晓,试探她会作何反应?
如果她真想打圣僧的主意,那必定会极力掩盖消息,一面调查圣僧来自己地盘的踪迹有没有泄露,一面想办法接触圣僧,进行试探。
而如果她只想置身事外,或者亲佛亲道,那行动就会大不相同。
唐三藏利用悟空的“七十二变”与“身外化身”提前布置,很容易就能得到反馈。
现在的难点恰恰在于那三大“合理”。
因为事关重大,每一个小小的不合理,都会让骊山老母心生大大的疑虑。
唐三藏是这样谋划的:
第一个合理,主要由八戒体现,运用了他好色的本性。
天蓬元帅途径鸨地,兴趣盎然,找借口把师父和师兄弟骗到香梅小园喝茶,自己则欲偷偷溜去单间吃个快餐~
这很河狸!
第二个合理,主要由猴子完成,借鉴了蓝星名著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找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