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母后要经书时,经书还没抄完,会不高兴。
肖贵妃看着大殿的一角,堆得高高的好几摞经书,头皮都开始发麻。
“皇后娘娘,八十一本经书,若只臣妾一人抄写的话,恐怕得几个月才能抄完。
臣妾辛苦一点倒没什么,只怕误了太后娘娘的事。
不如,让妹妹们一起抄写,这样来得快些。”
话落,魏皇后就道:“妹妹此言差矣!
若大家一起抄,笔迹不同,也显得敷衍毫无诚意。
你就别推拒了,抓紧抄写才是道理。
妹妹们,大家说是也不是?”
“是啊,贵妃姐姐,就辛苦你了!”
“对啊!贵妃姐姐的尊荣,妹妹怎敢抢?”
“……”
肖贵妃想咆哮出声,但想想还是咬牙忍住,只得认命地走到角落,开始抄写经书。
嫔妃们互相看了看后,纷纷满脸笑意的与魏皇后告辞。
魏皇后微笑点头:“下去吧。”
魏皇后还专门走到肖贵妃的身边,看着她一笔笔地写。
青柳几次想张嘴求情,皆被肖贵妃制止。
因没吃早膳,肖贵妃饿得头昏眼花,有几次都把墨汁滴到抄好的经书上,不得不作废重来。
好不容易挨到午时饭点,魏皇后终于开了口:“妹妹歇一会儿吧,等一下午膳就送过来了。”
“皇后娘娘,臣妾有午睡的习惯,可否容臣妾回去小憩一下,午后再来抄写?”
“要小憩,这大殿这么大,难道还不够你小憩?”
“还是说,你想借此推脱?”
肖贵妃低头掩住了心中的恨意。
“臣妾不敢!”
“不敢就好!安心在这里抄书吧。不然,八十一本经书,何时能抄完?”
肖贵妃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等着膳食到了,吃完继续抄书。
御书房。
午膳后,大月帝回到御书房。
德公公笑眯眯地上前:“皇上,今儿个坤宁宫卯时三刻就宫门大开,结束了闭门思过。”
“呵,坤宁宫的人倒是聪慧异常,连闭门思过都比常人要快些。”
“贵妃娘娘快辰时末才去坤宁宫请安,被留在坤宁宫抄写经书,午膳都是在坤宁宫用的。
听说是替太后娘娘抄的,要抄九九八十一本。”
大月帝不喜不怒:“嗯,这法子想得不错,任谁也寻不出错来。
而且,九九八十一本经书抄完,怕是要好些日子。
看着吧,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都不是逆来顺受的主。”
德公公垂首站于一旁,没有言语。
刚到未时。
小乐子便在门口禀报:“皇上,二皇子求见!”
皇上拿起一本奏折,轻轻道:“这反应还真是快。”
“宣吧!”
赵景珏得了允许,带着两个侍从,把一套崭新的特制皮毛被褥搬进了御书房。
挥退侍从后,赵景珏上前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嗯,起吧。”
大月帝指了指两个大包袱:“你这是?”
赵景珏献宝道:“父皇,儿臣前段时日,得了几张上好的皮毛。
现下天气越来越冷了,想着父皇冬天老是背上冷睡不好觉,就给父皇做了床被褥。”
“嗯,你有心了!德公公,收下吧”
德公公应下走到门口,招呼了几个太监搬走了被褥。
书房内,两父子一问一答。
“你最近在忙些什么?”
“回父皇,天气冷了,儿臣大多留在府中看看书什么的。”
“嗯,不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能让人见多识广,看得长远。
给父皇说说看,你都看了哪些书,里面都讲了些什么啊?”
赵景珏早有准备:“《春秋》和《通鉴纲目》,里面说的是……”
大月帝点了点头,又提了几个问题,赵景珏虽答得差强人意,但都能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