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汉末三国时期,军阀割据,诸侯混战,小规模战斗居多,不像战国先秦时期的大兵团作、国战,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小规模冲突中,战前叫阵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武将单挑的胜负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梁汾的连招简直是为这样的场景量身打造的。
可以想见,一旦梁汾通过斩将的手段威吓住敌军,敌军即使不溃散,也必然会士气低迷,不敢再向前冲锋,最后只能沦为她西凉弓骑兵的活靶子。
秒啊,如此丝滑小连招,不枉她苦口婆心地招募!
天色渐渐暗下来,傍晚刮起来凛冽的北风。
寒风呼啸而来,离冬天已经很近了。
夜里吃过晚饭后,谢乔登上了雅丹顶部哨点,寒风吹得面如刀割。
今天晚上的哨卫是最关键的,等过了今夜,城墙和箭楼立起来,城防就可以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谢乔极目远眺,观察着分布在榆安城四角的匈奴人,稍微观望久一点就会发现:差不多每隔半个时辰,东南角的斥候骑兵就会驾马奔去东北角,而东北角原本的斥候则奔去西北角,西北角的再奔回西南角的匈奴大军营帐,轮岗轮换,各个点位的斥候骑兵一直在
流动。这样一来,城内守军几乎不可能趁夜偷偷去把人摸了。()?()
匈奴人比谢乔想象的要更聪明、更谨慎,战术运用灵活,管中窥豹,这支匈奴武装的南侵必定蓄谋已久,做足了准备。()?()
这一时期游牧民族南侵的目的很纯粹,就是掠夺粮草,即使之前他们拿下了敦煌城也不会久居的。要等到再过一百多年的西晋,各游牧民族的汉化程度稍高一些,才会开始攻城略地,长期占领,尝试建立政权。
4宋公子晏的作品《[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域名[(.)]4?4_?_?4
()?()
南下抢粮,证明匈奴人缺粮,而这一趟长途奔袭敦煌城却无功而返,粮草辎重定然更紧缺了。()?()
现在他们驻扎的焉皿山一带倒是有充足的水源,山中也生长着野草野菜,偶尔还有些野兔、野骆驼、野马等猎物,但对两千人规模的部队而言,食物补给问题不会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谢乔在寒风中遥望着匈奴人的营火,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回到自己的院中,一眼就看到阿适在炕灶前烧火。为了给百姓腾出房屋,谢乔已经让谢均和阿适都搬进来一起住了,他们两个人睡一间,阿适可以帮忙照料谢均的起居。
阿适是个机灵孩子,他唯一的家人太公死在了马匪手里,世上再无亲无故,谢乔便将他叫到身边做事,拿他当弟弟一样看待。虽然最开始阿适夺在窝棚里,看起来不大好相处,但一熟络起来,谢乔发现他既机灵又心细,虽沉默寡言,但事事有回应,交代他的事情他都处理得妥帖。
“谢先生睡了吗?”谢乔小声问阿适。
“谢先生刚睡下。”阿适点点头。
谢乔轻推门,远远地望了一眼火炕上,谢均闭眼平躺着,呼吸均匀缓慢,但脸色依旧惨白,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谢乔昨天也叫城中大夫帮他看过,依然瞧不出个所以然。
还是得先靠[寿命]先给他续命,但谢乔坚信他的病早晚能根治,毕竟这个时代,是张仲景和华佗同时存在的时代。
回到房间,阿适帮忙烧热了土炕,还打了一大碗开水放在炕前的桌子上。
躺上温暖舒适的火坑被窝,谢乔很快进入了睡梦中。
一夜无事发生。
第二天醒来,谢乔照惯例先【签到】。
【恭喜你签到成功(已连续签到8天)!你获得了:[初级神奇土壤x1]、[圣女果种子x1]、[万能材料x10],已放入[背包]。】
终于开出水果种子了。圣女果俗称小番茄,吃起来酸酸甜甜,口感清爽,而且还有生津止渴、补血养血的功效。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草本植物,圣女果生长周期短,从下种到果子成熟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种在神奇土壤上就更快了。
谢乔先把种子收起来,当前地里还是以种植主食为主,先要吃饱,再考虑吃好,主次矛盾她拎得清楚。
再在自己的“小农场”种下了一平米的小麦,谢乔放下锄头,拍拍手上灰尘。
抬头望去,榆安城的西南角已经成功竖起了一座高大的箭楼。
箭楼的高度约十米,与背后的两座雅丹差不多,外观上是土石结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