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文书,谢乔低头看着上面刚戳的印,心情复杂。
没有常规的考核审查流程,连竞价的过程都省略掉,直接就把白纸黑字加印的文书甩给她,生怕卖不出去。
结合眼前这位嘴角带黑痣的黄门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将龙勒县长一职卖给她就是出手一件滞销到准备扔掉的商品。她感觉自己出四十万钱对方可能也会应下不定也能成。
再低应该就没戏了,毕竟好歹是一县之长,秩三百石。
这里的秩三百石并不是精确地指年俸三百石粮食,而是一个等级品阶,秩三百石的官员每月可得四十斛谷,即四十石,年可入四百六十石。
粮食和钱的兑换比例一直在变动,但大致上一石粮食能换一百钱。也就是说,作为县长,一年的俸禄收入就有四万六千钱。
而这些偏远小县之所以被忽略冷落,除了本身处于边塞苦寒地,难以升迁,面对外族的生存压力和风险大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少地穷,难以收刮油水。毕竟大部分买官的人都是打着回本的想法来的。
谢乔低估了这帮买官者的贪生怕死程度,更低估了他们对民脂民膏的贪婪,为此他们哪怕挤破脑袋,哪怕竞价不上,也不愿意远赴边境。谢乔有了一种新的体悟,汉末的官场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腐败一百倍。
话已出口,事已至此,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谢乔只能认栽。
这位长颗大黑痣的黄门,不愧是在宫里面曲意逢迎、左右逢源的资深太监,心里博弈显然比谢乔要高明。她这段时间辗转雒阳城各个典当铺学的察言观色的本领不过才是皮毛,人早都成人精了。
心里有一万句脏话,但此时谢乔却只能强忍,拱手作揖,“多谢中贵人成全。”
随即,她从【存钱罐】取出了五十万钱,交付对方。
“谢县长,既为一方父母官,可要勤政爱民,不负天子重托。”黄门拱手,称谓已经变了。
他瞥了一眼这大堆一串串的铜钱,满面春风。
“谢某定竭尽所能。”
谢乔话音刚落,眼前立即跳出了字幕。
【你获得了新的称号:[漢·凉州·敦煌郡·龙勒县长]】
【你增加了10点声望值。】
打开面板,点进【主公】页面,在她的名字后面果然添加了新的标签称号。
钱给付了,文书也到手了,交易达成,所以她现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龙勒县长。虽然看着这帮小黄门数铜板的模样还是很不爽。
往好的方面想,她不至于太冤大头,把三百万钱全都搭进去,亏点就当是破财免灾了。其次,她总算是拥有了自己的新身份,日后如果再有人问她,终于不用再尴尬地自称白身,而可以称龙勒县长谢乔。
当然,她还需要起一个表字。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名往往是自称,对方称自己的字,以示敬重。
谢乔计划回去让谢均帮忙起一个,他文化水平比较高,起出来的字更有涵养一些。
当然这些都只是虚名。最重要的是2[(.)]2¤2+?+?2()?(),
龙勒县对于贪生怕死、一心收刮民脂民膏的买官者唯恐避之不及()?(),
但对谢乔而言()?(),
无疑极具军事价值和地理意义。
大汉王朝西北边境最著名的玉门关和阳关都在龙勒县境内()?(),
一北一南,是为西北之门户。
当然,两座城关虽都在龙勒县境内,但并不在县府的控制下,而是由郡一级的都尉派兵驻守,都尉在等级上较县长略高一些。不过一旦她在龙勒县站稳脚跟,榆安城也发展起来,待天下大乱,拿下两关不成问题。
两关一据,西域我有!
估计其他边境小县的县长也能以三四十万钱的价位拿下,谢乔在考虑要不要再买一两个县,身上钱够。一人不能购二官,但可以用谢均或者其他人的身份去买,毕竟西邸的这帮小黄门查得不严,钱给到位了,几乎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啊?。
她仔细考虑过后还是选择放弃,龙勒县位于西北最边陲之地,相邻的次县没有空缺,整体版图无法连在一起,即使买下来,也只是一块飞地,难以长臂管辖。
更何况,她实在不想再给腐败的汉廷花冤枉钱了,她给出去的每一钱都是助长其腐烂的养分。
收起文书,从西邸出来,谢乔遥望了一眼不远处正在加紧赶工的筑地,被徭役的百姓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