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 39 章 “以后别给我打电...

第 39 章 “以后别给我打电...

,不接受投降。叛乱是夷族的死罪,不容情面,即使知道强行攻城会折损将士,也在所不惜。

他要立汉家的天威。

皇甫嵩迅速做出了攻城的部署:今黄巾粮尽,兵临城下,全力攻城,必做困兽之斗。是以,围师必阙。

他决定空出西面,若黄巾从西面出城遁逃,必定东去与波才本部汇合,从西再北上,再饶到东面,会兜一个大圈,黄巾遁逃的路径,正是破敌的绝妙时机。因为黄巾仓皇逃窜,顾不得回击,唯有奔命。

将令下达,三军不折不扣地开始执行了。

正面军阵中缓缓推出了投石车,只有四架,都是临时造的,但攻一座阳城足够了。投石车投掷飞石,从先秦战国时代起,就广泛应用于战争之中,也就是中国象棋中的砲。而投石车的结构极其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被支架分为两端,长的那截用木框装填巨石块,短的那截则绑上一根根绳索,投石车发动攻击时,十数人同时拉动短端的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就能将巨石快高高抛出。

而发展到三国时代,据可信的史料记载,归附于曹操的宗室刘晔改良了投石车,威力更大,被称为霹雳车,在官渡之战中大显神威。

投石车是攻城的利器,谢乔以后自然也会给部曲装配。但这东西怎么说呢,有利有弊,利处自然是能摧毁城墙,大量伤亡、震慑敌军。至于弊端,天上的飞石不长眼,很可能会波及到城内无辜百姓。投石车需要更明智地使用。

四架投石车一列排开,军士往木框中装载提前准备好的大小质量匀称的飞石,装载完毕,兵长一发令,军士一齐用力,长杆扬起,木框中的巨石瞬间望着城内方向崩飞了出去。另外三架投石车也先后投出了飞石,落点不一,三块石头飞进了城墙之内,似乎砸中了城中屋舍。另一块用力不齐,仅飞出去百来米,落下了城外。

投石车对准一个大致的方向,无法做到精确的瞄准,精度不够,能砸中目标很大程度上要仰仗运气,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同时拉拽绳索的军士需要培养出一定的默契。虽说精度欠缺,可一旦砸中,收益绝不会低,若是砸在城墙上,将城墙砸开一道口子,攻城便无需拿人头去堆。

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四架投石车连续不断地发炮,一块块飞石坠入城内,屋舍坍塌,城墙崩损,直接砸死砸伤了上千的黄巾兵卒。

准备的巨石耗尽后,投石车退去一边,与此同时,北、西、南,三面大军同时发动了攻城战,军士推着云梯接近城墙,挥舞着手中环首刀,喊杀声震天响。

而守城的黄巾则在城墙上往下砸石块、倒烫水、洒金汤。

这是一场数万人规模的攻城战,谢乔远远看着,心神止不住地震颤,这样的场面,她此前只在原世界的影视剧和游戏里见过。

攻城兵卒人人士气高昂,攀上城墙后搏命奋杀。

而另一头,刚才经历从天而降的飞石的震慑,再面临不绝于耳的喊杀声,黄巾惊惧,节节败退。在象征性地抵抗过后,果然开启西面城门,弃城而走。

三面攻城部队皆顺利地攻入城郭,夺回阳城全境。

出逃的黄巾仅剩万余,已然溃不成军,果如皇甫嵩所料,先遁入了西面的山林,绕道北上,再东去。

但在黄巾逃亡的路线上,皇甫嵩提前部署了伏兵,面对溃散的黄巾,军皆神勇,追亡逐北,杀敌无数。

刚才经历过突围的谢乔及其部署本应在皇甫嵩的安排下歇息,但谢乔主动请缨,加入追击黄巾的行列中。在追击过程中,谢乔尽自己所能,保住能保住的人,先让他们摘掉头上黄巾,扮作流民,再以肉馅饼为凭证,提议往西北去荥阳县可觅得生路。

追击的军队不止谢乔这一支,她还需要避人耳目,救下来的十之一二,更多的黄巾乱贼则被官军枭首斩杀。

原野上尸横遍野,流血漂橹,万鬼嚎哭。

这就是黄巾之乱最残酷的一幕,没有绝对的正义,兵或贼只有称谓上的不同。在这样的处境下,谢乔做不了大多的事情,唯能顺势而为。

这场激烈的战斗一直杀到天明,最终以朝廷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皇甫嵩部进驻阳城,坐望东面的阳翟城,及城中黄巾渠帅波才。

一夜未眠,谢乔完成追击任务后率部进入残破的城郭。

城中尚有百姓,双目却是迷茫失神的,他们并未因为官军的胜利而有半点喜悦。百姓在乎的是是否吃得饱,黄巾入城后夺去了粮食,而官军重夺城池后却也并未管他们的死活。

朝廷不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