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包括榆安城、龙勒城、北三城营、南二关,以及勺夏部族。当然勺夏人多,优势巨大,谢乔还会想办法限制一下勺夏的队伍,尽量公平,不至于一家独大,否则那就失去悬念了。
角逐的项目包括钩强、竞速、角力、投石等等。拔得头筹者,可获得
数目可观的肉、酒及风味美食等等。其余名次也有相应的奖励,
不会让各支代表队空手而归。
这场岁除角逐,
不是为了分个高低,
强身健体、沟通互动、增进友谊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角逐落幕后,
到了夜里,便是岁除宴。
届时,他们将在榆安的戏楼举行一场阖家团圆的欢宴,这个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了温娴的头上。
她本人倾向于在戏台上演奏《铙歌十八曲》,那是乐府的经典,也是她最喜欢的曲子。除了她的弹奏,还需要人唱词。孩童的嗓音固然天籁般空灵好听,但这些唱词对几岁的孩童而言还是太难了,也不适合。
最开始有办岁除宴的念头的时候,谢乔脑海里闪过了很多节目,她想到了一首貌似很应景的歌,或者说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的《别董大》,在她的原世界,某个著名组合将之编为了一首,嘹亮动听,她现在都还记得曲调。既然想到了这个组合,谢乔索性发散思维,那就再来一曲这个组合的成名曲。想起这首歌,谢乔嘴角忍不住上扬。但不要小看这首歌,它的曲子被改变为交响乐后,气势磅礴震撼,被她原世界的网友称为《广寒宫破阵曲》,或者《登月进行曲》。现有的条件肯定是无法做出交响乐的效果的,丝竹的声音远没有管乐厚重辽远。
凭借记忆默下词的内容不大通透,但温娴音律天赋极高,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掌握了精髓。
她试着唱到:“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谢乔由衷地为她竖起大拇指,“岁除宴上,温姐姐可以独唱这曲,定能满堂彩。”
病症虽然还在身上,但谢均已经自如地使用这具病体了,作为榆安的县令,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县府上,处理政务。
谢均和谢乔谈过很多,对于未来官府的架构,不一定要尽数因沿,谢乔提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行政权一定和司法审判权分开,防止官员的腐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刑审之权牢牢地攥在地方主官的手里,县府是县令的一言堂。
县府内的其他职务暂不去大改,但需要做一些微调:县令仍是地方主官,领行政权,掌商贸、税务、土木等;县尉掌管治安、执法等权力;县丞则独掌司法、刑狱之权,不再受县令的干预。最主要的一点改变就是,县尉、县丞都不再只是县令的副官或者下属,而是平级,或者略低,在各自分管的领域分别行使不同的权力。这三者之外,再增设各级御史,县一级称县御史,行使监察职权。
榆安现在的人力,仍然不足以让县府整个正常运转起来。目前,谢均聘请了差役,负责城内治安,解决协调一些邻里纠纷,城中百姓和睦,并无大事要事。
他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商贸上。他业已组织了好几支商队,一面往东往南去,将货物销往敦煌城,或者更远的酒泉郡和张掖郡。这一面的商品是土豆、红薯和葡萄酒。
而
另一面()?(),
商队则将生产的丝绸、陶瓷等销往西域()?(),
走南线?()?[(.)]??$?$??()?(),
放弃北匈奴骚扰不断的北线。
丝绸和陶瓷等西域紧俏的商品产量还不高()?(),
但据守阳关的是自己人,过路没有高额的税,更没有酷吏的为难,商队顺利来回,不断地积攒着财富。
……
陈靖。邬据。
“定要守住。”
“放心。”
阳城光复,对于战果,韩礼颇为满意,甚至少有的说出了夸赞的话,“皇甫公果然将门之后,杀贼戬恶,颇有乃翁之风范。”
“卑职不才,此役得胜,皆仰赖阵中诸将,请中贵人奏明天子,论功封赏。”皇甫嵩拱手。
闻言,韩礼连忙摆摆手,“一胜而已,早着呢。我只是奉天子之命督促速战。既皇甫公告捷,再接再厉,切莫辜负天子信重。”
“卑职定不负天子所托。”
“走了。”韩礼轻飘飘撂下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