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 46 章 二五仔

第 46 章 二五仔

一路北上,徒步跋涉,走最偏僻的小道,何颙领着族中男女老幼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辗转来到了荥阳城外。

期间还遭遇了小股黄巾的追击,险些被冲散。何颙领着族中精壮护卫断后,其余老小为了快行,只得扔下沉重的行李逃命,等好不容易到荥阳时,早已饥肠辘辘,狼狈不堪。

仓皇逃难,一大家人皆身无长物,带出来的钱财也都散尽了,他们迫切的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而今天下大乱,南阳的家园早已成了一片火海废墟,回不去了。

只有西凉才是唯一的去处。何颙很清楚这一点,他在西凉的那些时日,是他这几十年最自在舒适,最无忧无虑的。

几十口人扶老携幼,走在最前面的何颙目光很快锁定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一个身板单薄的小少年,正坐在一棵大榕树下,手里拿着一本书卷,静静的诵读。是谢适。

“何先生。”谢适的余光留意到了缓缓朝他走来的人群,认出了为首的何颙,连忙收起竹简站起来,神情敬重地行礼。在榆安的学堂上,何颙是他的先生。何颙也对谢适记忆深刻,这是个聪颖且勤奋的孩子,虽然念书算晚,但悟性极佳,是可塑之才。一开始,何颙还以为榆安的谢乔、谢均和谢适是同宗同族的三姐弟,后来偶然才知道,这三人只是姓氏相同,尤其是小谢适,只是昭奕收养在身边的孤儿,二者并无血缘,但待他极好,如亲弟兄一般。这从侧面说明了昭奕的为人。

“阿适,我携族人欲往西凉暂避。”何颙说。

闻言,谢适会意地点点头,当即转过身,走在前面带路。片刻之后,所有人站在了端口前。

凝视着近前的这堵平平无奇的土墙,何颂狐疑皱起眉头,只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因为从兄何颙告诉他,只要从这堵墙穿过去,另一端就是截然不同的天地。

赶路的这些天,从兄同他提起过许多次。每每说到西凉,说到榆安,尤其是异域有好些中原吃不到的美食,脸上的笑容总是藏不住,说得连他都有些心驰神往了。

随着族人一个个没入墙体中消失不见,何颂暂时收起疑惑,迈步往里走。何颙忽然叫停他,嘱咐道:“子益,到了那边,一切听从安排。你自小熟读经书,可以为榆安效力。”

“是,兄长。”何颂恭谨地揖礼。

何颙欣慰地点点头,目送他转身走进端口。

从弟何颂去年刚逾弱冠之年,子益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德行操守俱佳,入仕为官的想法由来已久,本来顺利的话,何颂是要被举孝廉的。可惜因为自己的缘故,党锢之祸,拖累了他,不得不搁置数载。

现今天下大乱,子益此去西凉或许可以大展拳脚,西凉正是缺人之际。

通过空间通道,几十口族人全部转移,何颙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本人没有过去,因为他知道传送符只能往返一次。他完全相信族人都会被妥善安置下来的。昭奕向来一视同仁,即使对待逃难的流民也依然会关怀备至。

与谢适分别后,

从荥阳城出来,往东出虎牢关是兵荒马乱的中原战场,而往西则是富丽堂皇的大汉中枢京师雒阳。

黄巾起,为防止蛾贼与党人合力,天子下诏,大赦天下党人,任用党人。被党锢之祸牵连的他,现在能自由出入京师不再受到禁锢,也能够为朝廷效忠。如果放在以前,他会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多事之秋,入朝中参议听调,往上升迁的机会更多。但是此时他不得不考虑别的事情:昭奕是西凉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定需要他从旁辅助。

何颙立身道口,纠结片刻,决定转身东去。

当他跋山涉水,回到阵中,已是长社突围战之后了。谢乔在惊喜之余,立即将他辟为属官,留在身边重用。

同何颙接触的时间不短,在【人物】栏中的可招募列表中从来没出现过他的名字,谢乔还以为他心如玄铁,坚定不移地立志报效朝廷,这次解除党锢之后,他应该就会鱼入大海,天高任鸟飞再也留不住了,即使家人安顿在西凉,结果他竟然主动回来了,这完全是谢乔预料之外的。

留下何颙后,他往日在京师的人脉派上了大用场。在西华会师之后,经过何颙的引荐,谢乔认识了王允、骆俊、孔融、荀爽等一干有头有脸的人物。关系还不算深,点头之交而已,但与名士交流,名声就是这样一点点打下来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孙坚在西华吃了败仗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