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知道照片的事情后,沈书黎反而不着急了,既然事情了头绪,就是验证的事情了,只是,沈书黎想不明白的是,陆俊逸怎么改名叫林牧时了。沈书黎对于陆俊逸改名为林牧时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她觉得这其中必定有着什么深层次的原因。现在,她不再那么急于追问,在得知了有关于照片的初步线索后,她更倾向于从容地寻找真相。
来到医院,沈书黎像往常一样坐诊,护士长敲门进来。
“沈医生,中午要开个短会,辛苦你,牺牲一下休息时间参加下。”
“护士长,关于什么内容啊?”
“好像是关于市里来视察的事情。”
沈书黎点点头表示理解,市里的视察对医院总是一件大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对于牺牲休息时间有些小小的不快,但作为医院的一员,她知道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会议室中,同事们陆续到齐,沈书黎静静地坐在会议室的座位上,心里却在想象即将到来的视察,每天累得像牛狗,还要应付检查。
沈医生,你在想什么?”一个同事的声音打断了沈书黎的沉思。
沈书黎微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关于视察的准备和细节。”
同事笑道:“应该没太大问题,毕竟我们医院一直做得还不错。”
沈书黎点头赞同,毕竟挣窝囊费已经够不容易了,为了不让那些制度在扣钱,大家还很努力的。
沈书黎面带微笑地回应同事,但内心里她明白压力和工作的艰辛。每天密集的工作安排,病人的照顾,繁重的行政任务,尤其是在即将有市里视察的情况下,医院的每个角落都必须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她知道,每个人都在为了这个目标额外努力,不仅是为了医院的名誉,更是为了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是啊,我们需要确保所有的准备都做到位,毕竟这次视察很关键。”沈书黎回应道。
这时主任走了进来。
“同志们,刚接到的通知啊,市里要来检查,还是老样子,做好自己的事,遵守规章制度,这次,可能还会随机问问题,被抽中的同志,注意言辞。”
沈书黎听着主任的提醒,记在心里。她知道,在视察过程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代表着医院的面貌,随机提问更是对医务人员专业性的一种检验。看来,她得临时抱佛脚一下了。
时间很快,来到检查那天,科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他们急诊是每次大大小小检查必来之地,虽然紧张,但工作还是得做。
沈书黎深吸了一口气,她清楚自己既要处理日常的急诊工作,又要随时准备迎接市里来的检查团。她检查了各项急救设备和药品是否准备齐全,确认一切必需品都在应急车上,并再次检视了所有病房,以保证万无一失。
“大家都注意保持正常工作节奏,不要过于紧张。专心做好手头的工作,其余的我来协调。”护士长在科室小组群里发了一段话,以安抚和鼓舞同事们的情绪。
正在这时,紧急铃声响起,一个急诊病患被送了进来。沈书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和同事们迅速稳定患者情况,并开始进行救治。在紧张的工作中,外部的压力似乎暂时被搁置到了一边,因为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患者的生命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尽管心里明白检查组随时可能进入科室,但沈书黎和她的同事们专注于救治患者的任务上,展现出一丝不苟的专业性和对工作的忠诚。
当急诊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检查组的成员正式踏入科室,他们的目光穿梭在每一个角落,审视着每一份文档,每一台设备,以及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沈书黎深知这一刻的重要,但她仍专注于手上的工作,她的动作熟练而自信,每个步骤都井然有序。
检查组中有人开始提问,他们对医院的常规流程、紧急响应机制,乃至个别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了随机提问。沈书黎和她的团队成员们回答得坚定而清晰,尽力展示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中的规范操作。
尽管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急诊科的每位成员都尽量保持着冷静和专注,他们处理着手头的紧急病例,同时应对检查组的种种要求和询问。这既是对他们日常工作的一次大考,也是向检查组证明自己科室工作质量的机会。
终于,经过紧张而忙碌的几个小时,检查组对急诊科的检查结束了。他们对沈书黎和同事们的专业表现给予了肯定,这让急诊科的成员都松了一口气。虽然面对检查带来的额外压力很大,但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线阵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