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会结伴来找寻我们踪迹,我们的优势便是机动性,必须离开此地,防止退路被敌人发现!”
折可适提出意见:“日行两百里,绕开大城镇,只打击对方小规模部队,一直打到兴庆府附近!”
张可秀点头同意,她说:“为了保证不被敌人的大部队围堵,我建议走的折线!”
南陵温也表示两人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他拿出地图在上面比划了几下,制定了一条曲折前进的路线。
随后对所有人传话:“所谓军令如山,违者杀无赦!
在接下来的行军中,不准任何人提出异议,就算是人有三急,也只能在休息时或者马背上解决!”
人群中隐约有些不满的声音,这时候,南陵温又一脸严肃的解释着说:
“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挑明,只要保持住机动性,我就一定能带领大家安全的回到宋国!
到时候论功行赏只是例行公事,关键你们帮角厮罗解围,除了是一辈子能对子孙后代说起的谈资外,更将史馆记载入册,永世被后人传诵事迹,如此流芳百世不心动吗?”
士兵们听后,立马士气高涨,军队干净利落的打包好了所有行李,开始了又一次的奔袭。
在往酒泉的行军时,南陵温接连运见了四股西夏的先锋部队,规模都是在三五百人左右的骑步兵混编。
由于南陵温们都是装备精良骑兵,他们都是轻而易举的将对方打退。
一时间,酒泉的两千守军都开始风声鹤唳。
虽然他们都觉得角厮罗应该是不敢直接攻城,但由于不清楚对手到底有多少人,(坊间传闻是一千骑兵左右,这已经是相当恐怖的战力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便直接闭门不出,等待敦煌机动部队传来新消息。
当然,兴庆府里的人也开始着急,没藏黑云知道地方部队缺少马匹的现状,为了能找到角厮罗人的踪迹,紧急调动自己的一千禁卫骑兵,分两路远着河西走廊两侧开始找寻角厮罗骑兵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