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预料,并没有太意外,却拒绝道:“小儿十分喜欢公主,一心想要做公主的门客。但他年幼,在下终是不放心,想要一起前往咸阳,还望公主收留。”
小舜华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而是问:“先生认为,自己适合继续把姬恒拘在身边吗?”
姬偃明显一愣。
小舜华笑道:“先生大才,有固国安邦之能。但显然‘姬’这个姓氏成为了先生的拖累,各诸侯国都不会重用先生,普通黔首又会惧怕先生。姬恒跟着先生,只会受尽冷眼和嘲笑。”
“孟母三迁,就是因为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先生可有想过,姬恒在冷眼和嘲笑中,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
姬偃开始正视眼前的女童。
无论是她说出的话是她自己的本意,还是有高人背后指点。
五岁稚龄,能把话说得如此清楚明白,就已经值得被高看了。
“我的父王秦王嬴政,在赵国出生,在冷眼和嘲笑中长大,环境让他成为一头孤独而又充满野性的猛虎。”
“但和充满攻击性的嬴家人不同,姬恒明显更像你,一个温和却固执的人,还很在乎家人。这样的你,加上环境的影响,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温和、固执、怯懦,除了家人一无所有。”跪坐在姬偃对面的小舜华仰视姬偃,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没有一丝属于幼童的稚嫩和天真,“那样的他,在这样的乱世中,又会吃多苦头?”
姬偃听明白了,“公主想要带走姬恒,把在下留在封地。”
小舜华一点不隐瞒地说:“他将是我的质子,是我放心一个旧王朝的宗亲为我打理封地的筹码。”
姬偃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小舜华紧跟着说:“同样,封地也是先生的筹码?”
姬偃的脸色稍缓,试探性地问:“公主和在下说了这么多,都是公主自己的想法?”()?()
小舜华道:“我年幼,身边既无亲信亦无母族,想要掌控封地,为那些被我制作的武器杀死父亲、兄弟的孩子们做点事,都找不到可信赖的人。找上先生,是因为看中先生的能力,更是因为先生疼爱孩子。”()?()
姬偃这下子是彻底惊讶了。()?()
秦国有甘罗十二岁为相,但不代表秦国五岁的孩子就能像个成年人一样,权衡利弊得失,行纵横之术,掌控他人。
?云前雪的作品《天幕剧透后秦始皇手握封神榜》??,域名[(.)]???#?#??
()?()
是的,姬偃被说服了,并且明白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将被眼前的孩子掌控。
最终,姬偃道:“自从认识公主之后,小儿活泼了许多,希望去了咸阳之后,公主能如现在般,多多照顾。”
小舜华起身,拱手一拜,诚恳拜托,“封地就是我新生的孩子,今日我将它交给先生,望先生如护佑亲子般,保护它长大。”
姬偃嘴角抽搐,一脸便秘的表情。
很显然,他被还是胖乎乎小娃娃样子的小舜华那句“封地就是我新生的孩子”给雷到了。
小舜华却误会了姬偃的意思,以为他舍不得儿子。
她:“你不能总想着姬恒,也得想想自己。想想你多年读书是为了什么。”
姬偃无语问:“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啊。”
站着的小舜华,拍着跪坐的姬偃的肩膀说:“只要你能做到,你就是新一代的圣人。想想看,届时姬恒会受多少人追捧。就算他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只要说一句‘我爹是大圣人姬偃’,世人都会拍着手说‘有道理,不愧是姬圣人的儿子,想法和我们这些凡人就是不一样’。”
姬偃,“……”
最后,嬴皎总结,“光耀帝没人可用,看上姬偃却又不放心把封地交给他,所以想出了这么个围魏救赵、挟子令爹的方法。”
“爱孩子的姬偃,最终为他爱的孩子妥协了,怀着不舍的心,送走了姬恒,而他留在了封地。”】
因为仙幕来得突然,只能一个人看仙幕的始皇嬴政,突然觉得手痒,想要摸摸小闺女聪明的脑瓜子。
虽然小闺女“挟子令爹”这件事,嬴政早早就从当年跟随小闺女去封地的人说过了,但再次听说这件事,还是觉得骄傲。
“挟子令爹”这样的方法,对小人没用,但对姬偃这种疼孩子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