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切的一切,最终还是落在了“大秦帝国被牛马一样的黔首们推翻了”这个问题上。
如果是六国中的哪一国余孽推翻的大秦,那还能直接把他们杀灭族了,但这个黔首……
大魔王嬴稷觉得,他遇到了为王多年,最难的问题。
嬴荡并不比嬴稷好多少。
这难度,简直比其他六国打着周王朝的旗子,想要打秦国还无解。
嬴家众多祖先们,“……”
这个他们就没办法了,只能留着后辈们自己去解决。
他们现在要的只有一个——强秦!强秦!强秦!
至少要一统天下,才有机会被推翻不是。
而黔首们,既迷茫,又在迷茫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未来一统天下的秦国他们都能推翻,那现在欺负他们的诸侯国,岂不是小菜一碟!
仙幕结束后,嬴家老祖宗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商鞅变法修修改改后,找手下们讨论,想要将其运用到他们所处的时代,早日强大秦国。
嬴稷则带着大臣们商量如何解决“大秦是文化荒漠”这个问题。
同时,他也开始教导嬴子楚和嬴政政事,并开始考虑,万一嬴政最后还是少年登基了,得有哪些人做他的辅佐大臣。
虽然很不甘心,但他终有一天会死。
只有大秦成功完成春秋封神,他才有机会随着封神,成为仙人,再次活过来。
比起忙碌的嬴稷,秦惠文王和秦武王就闲多了。
他们压根不知道嬴子楚和嬴政都距离他们不远,他们只需要考虑“文化荒漠”这个问题就行。
三个月的时间,不够六国聚兵打大秦,但足够大秦招揽到有意强秦、完成封神的人才,足够小嬴政从干瘦小孩被喂出柔软的肉肉
。()?()
第四神迹/仙幕,如约而至。
▓想看云前雪的《天幕剧透后秦始皇手握封神榜》吗?请记住[]的域名[(.)]▓?▓.の.の▓
()?()
仙幕和之前一样,一点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始说大秦为什么二世而亡。()?()
然后吧,老祖宗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留下更多的祖训。()?()
比如,以后叫李斯和赵高的人,不能做秦国的官,无论是朝堂还是宫中,都不行。
再比如,以后无论是哪位秦王,第十八子都不能继承家产,无论多优秀。
唯一能抱到始皇的大魔王嬴稷,则一遍又一遍地打量还没他腿高的小重孙。
这孩子眼神怎么这么差,无论是位高权重的丞相,还是掌握诏书的中车府令,居然都不忠心于他。
赵高不好说,但李斯能辅佐始皇一统天下,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野心太大了。
至于始皇的儿子们,儿子同样不优秀的嬴稷,只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小嬴政,“不要只盯着儿子,可以看看孙子嘛!”
还是个宝宝的小嬴政认真点头,“政儿记住了。”
扶苏和胡亥,他一个都看不上。
以后,一定不选长子和十八子做继承人。
赵高的骚操作,秦二世的骚操作,李斯的无能为力,六国的蠢蠢欲动,最后在那声震耳欲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中,再次在刚和平没几年的土地上,点燃了战争的火焰。
从未被当成人的庶民,拼着对生的渴望,对命运的挣扎,发出令山河震颤的呐喊,举旗起义,杀官造反。
耕具、木棒、石头成了砸开门扉的利器,就像他们砸开贵族老爷脑袋一样。
鲜血,成了洗礼愤怒最好的礼物。
在所有看到神迹/仙幕之人的沉默中,仙人问:“这场封神的失败,到底该怪谁?”
【“怪坚持信仰的诸子百家?怪未能完成封神大任的秦始皇?怪反抗暴政的天下黔首?”
“每一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道。他们都是错的,但他们也都是对的,谁都有责任,却也谁都不能怪。”】
这天要变了!
秦武王时期和秦昭襄王时期,所有的贵族都发出了同样心脏颤抖的感叹!
因为,一个名叫黔首的鬼怪,被释放了出来。
这个时候,谁都笑不出能统一天下的秦国。
如果大秦不统一天下,各诸侯国之间,还像如今般相互制约会怎样?
或许黔首们还是会被驱赶着,互相攻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