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于甘国阳近乎于无限的体能,在连续高强度的对抗、冲刺中,他的无氧肌耐力达到非人的地步。
乔丹对此深有感触,运动员之所以需要良好的节奏控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体能不是无限的。
一呼一吸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体能分配,让自己打的更舒服,让对手打得更难受。
就像长跑,看似只是简单的比耐力和速度,实际上更是速度、节奏的比拼。
谁能控制好节奏,扰乱对手的呼吸,在最后的冲刺中就能获得胜利。
但阿甘是个例外,这家伙属于典型的跑5000米,开局就冲刺。
当你在嘲笑这家伙“这个傻叉开局就冲”的时候,到最后却发现,这家伙竟然能一冲到底。
尤其是当甘国阳不用顾虑防守的时候,放开手脚进攻的他,手感是无法阻挡的,体能维持度太强了。
乔丹看着甘国阳从第二节开始发力,一个接着一个的中投,弄得乔丹都心痒痒,这家伙是开了瞄准镜了。
到第三节更加夸张,马刺已经完全不知道怎么防守了,因为不管怎么防都能进,一个接一个的中距离,接球就出手,出手就有,犯规也没用,上罚球线甘国阳的罚球准的惊人。
在不能进行提前包夹和联防的状况下,这样的中距离投法是无解的,乔丹看得出来,阿甘到后面已经进入到了无法无天的心流状态。
“这个狗娘养的……他的先天条件太好了,体能,身高,臂展,力量基础……妈的,打不过他看样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乔丹一边看一边吐槽,对于甘国阳的实力,乔丹是绝对认可的。
他自认为今晚这样的比赛,自己是打不出来的,他或许可以全力以赴砍个50分。
但在35岁的“高龄”,客场,马刺,德州,拿74分,难以想象,这已经不是人类能完成的成就了。
在看完了甘国阳的每一个进球后,乔丹忍不住拿起电话,拨通了甘国阳的号码。
电话刚接通,对面就传来了甘国阳爽朗的声音:“上午好迈克尔!你竟然现在才打电话给我!你他妈的是不是又通宵打电动了!?”
“你这个艾斯豪,拿了74分竟然不打电话通知我?我没看比赛,上午才知道这个消息。干的漂亮,打得太漂亮了。”
“真的漂亮吗?你可是美国人,现在不少人觉得,我这个74分是在挑衅美国。”
“让他们见鬼去吧,我才不在乎这些。你确实打得很棒桑尼,虽然我认为这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体能的胜利,但我还是佩服你。我在35岁的时候真的做不到。”
乔丹对政治、军事之类的东西一向不太感兴趣,当年他造访德国军事基地也是为了卖鞋,而不是真的支持战争。
“你25岁也是做不到的迈克尔。这和体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意志,一种和尊严有关的意志。对了,你最近怎么样,有没有想复出的念头?”
“复出?不不不,我日子过的快活极了,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别再想拉我回来了。我真的很累,我想休息桑尼,你继续劳累吧,我就不陪着你了。”
自从乔丹退役后,两人的关系一下子恢复到了年轻时那种无话不谈,经常打电话聊天的状态。
就像很多年少时的朋友一样,从亲密无间,到成长后逐渐疏远,等到了一定年纪,凡事看开了,放下了,便又找回了曾经的感觉。
因为人到了一定阶段会发现,一辈子能结交,说得上话的好朋友是非常少的。
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利益,或机缘巧合暂时相逢的过客,利益往来没了,或者机缘散尽,人也就散了。
这时候,一些历久弥新的好友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乔丹退役后,生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他一下看清了很多事情。
比如,杰里-克劳斯和莱因斯多夫的虚伪,球迷们的喜新厌旧,老队友们对他心存怨念等等。
而其中伤害他感情最深的其实是菲尔-杰克逊,乔丹一直将杰克逊当做老师,心灵上的指引者。
但杰克逊离开公牛后,写了不少和公牛、乔丹有关的书籍,其中直言不讳的提到了杰克逊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激励乔丹,利用心理学激发乔丹打球的兴趣,改善乔丹和队友的关系等内容。
这些内容让书籍大卖,可是却让乔丹感到了深深的背叛。
他意识到在两人八年的师徒情中,参杂着大量的算计和操纵。
还有,菲尔-杰克逊离开公牛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