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铭,南齐左丞相陆鼎天幼子,长相上乘,剑眉星目,同萧北风比肩,二人被誉为南齐将门二子。只不过从相貌上来看,萧北风五官更为精致些,气质虽清冷,但眉间多了几分温润。陆浩铭则眉间多几分贵公子的傲气。民间戏称,二人一瑜,一亮。
若要论起来,陆浩铭非将门,可他偏偏不喜舞文弄墨,未听从其父亲之意,入朝为官,反而一心要做一个武将。
陆丞相拗不过,又不希望儿子真的去沙场前线,便在京都军中给他安了个闲职,希望他过个瘾后能回心转意。
不曾想,陆浩铭自己也争气,一路从一个小将,坐到了京都南城营统帅的位子,当然,背后有没有他老子的助力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在京都任职,陆丞相也就随他去,毕竟是幼子,总归是宠爱多些。
南齐军中,萧北风的名号不绝于耳,就连众多心高气傲的武将对其都是赞叹有加。
陆浩铭向来心气儿高,当然不服气,他可是受了不少那些武将的气才爬到如今的位子,他萧北风,一个远在北疆的人,凭什么能压他一头。
所以得知陛下要从京都各营择取十万人马远赴定北,陆浩铭当仁不让,争取到这一机会。
陆丞相得知时,圣令已下,当晚就砸了丞相府的书房。
当然这些已经拔营启程的陆浩铭是不知晓的。
陆浩铭同萧北风进行了一番攀谈,让他对萧北风这个人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统军之能,兵法之精通却让人难以比肩,他自愧弗如。
萧北风对陆浩铭也颇为赞许,他不似京中其他子弟般纨绔,倒也有些真才实能,除一除这股傲气,加以雕琢,假以时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将领。
一时间,二人竟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接下来,陆浩铭还要协助萧北风重整定北边防,所以理所应当在将军府住了下来。
萧北风自然没有意见,他已派人查明,援军来迟问题出在他求援的那封信上,信函足足晚了半月有余才抵京。
陆浩铭他们今日能至定北,想来路上也不曾停歇,观其言行,为人当正派。
陆丰安排好后,径直来了将军府,林淇派人一路将他带到陆浩铭暂住的小院。
“公子。”陆丰的脸上一派肃穆,显然还没有从他所见之景中回过神来。
陆浩铭见陆丰这一副模样,难免疑惑:“为何这副神色?”
“萧将军,真不愧是萧将军!”陆丰不知如何形容,从内心中发出感叹。
“此话何意?”陆丰跟随陆浩铭多年,比起其他人,多少也随了自己,带了几分傲气,这么多年,还未曾从他口中听到如此不吝啬地赞扬。
“公子,你亲眼去瞧瞧就明白了。”萧家军即使死伤过半,但依旧军纪严明,哪怕战后身体残缺,只要能站起来,就无人躺在营帐中期期艾艾,皆坚定不移地站好自己的岗。
“萧家军,担得起国之栋梁之名!”陆丰一句话总结。
陆浩铭闻言,挑眉看向陆丰,这小子,萧北风他认可了,可这萧家军真有他说得这般好?
那他倒是要去一探究竟。
药房中,沐南栀左手拿着医书,对照医书配方,右手进行药材搭配。神情异常认真,一丝不苟,从得知许大夫往事后,更下定决心要好好研习,不负师父倾囊相授。
裴清闲来无事,经常来药房帮沐南栀打下手,消磨时光。
“阿南,这些干药材已经磨成粉了,放到哪里?”裴清将磨好的药粉规整好。
闻言,沐南栀抬头,浅笑,露出两个浅浅的可爱的小酒窝,“就放那儿,等下我来收。阿清,辛苦你了,每日都来帮我干苦工。”
裴清故作生气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不是好姐妹,好姐妹怎么能说这种客套的话?”
“好好好,我不对,以后再也不说了,好姐妹有福同享,有活同做。”沐南栀乐呵呵打趣。
“这话,听着还挺舒心。”裴清脸上掩不住笑意。
“对了,你知道京城派的援军到了吗?”裴清想到什么,闲聊道。这还是林淇那个家伙告诉她的,说将军府住了个从京城来的贵客。
沐南栀停下手中的动作,疑惑地看向裴清,摇摇脑袋:“援军?”这几日一直待在药房,连萧北风的面都没见到。
“是啊,听说陛下赐下十万羽林军襄助兄长镇守定北,这批援军本该早就到了的,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今日才到。”裴清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