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62章 说道说道?

第562章 说道说道?

拿人当人,然实则,却是最有效的拉进双方关系的手段。

——庶女也是女!

——你窦婴能接受我的庶女,哪怕只是做个妾室,也至少得认我这个丈人泰山吧?

虽然礼法上,妾的父亲算不得岳丈,但就咱俩这关系,我给足了你窦婴面子,你不也得给我留点体面,把我当做半个岳丈来对待?

同样作为彻侯,实际地位却一高一低的两方之间,尚且能到如此地步,那天子和贵族之间,就更是离谱了。^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

就说太祖高皇帝,凡是开国元勋功侯,就没有谁没有招待过登门做客的太祖高皇帝。

其中,甚至不乏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惜将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毫无心理负担的送到太祖高皇帝榻上——非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太祖高皇帝也同样没有心理负担,非但不觉得自己是曹贼,反而还觉得这个臣子真好,连妻子都愿意和自己分享,实在是忠心可鉴。

明白了这些,再来看刘荣看似客套,实则更显亲近的一句‘很久没去平阳侯府做客了’,也就不难明白平阳侯曹时,为何会因此而心安了。

——作为当今刘荣的大舅哥,曹时当然不会做出‘献妻’这种毫无下限,且败坏人伦的事。

但也就仅限于此。

作为汉家数一数二的几家顶级开国功侯之一,兼当朝后族外戚,平阳侯家族接待刘荣的礼数,向来都是上不封顶,只稍稍顾及人伦纲常的。

而且,曹时心里非常清楚:刘荣之所以选择平阳侯家族,来作为自己的妻族外戚,图的既不是平阳侯家族的丰厚底蕴,也不是曹时这个当代平阳侯的才能。

有如此自知之明,曹时在刘荣面前,便也很少以‘当代平阳侯’自居,只当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外戚家族话事人。

一如窦氏外戚当年的族老:南皮侯窦长君,以及如今的栗氏外戚家主栗贲。

这就使得曹时在对待刘荣,或者说是在维系刘荣与平阳侯家族的关系时,几乎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讨好刘荣,以及亲近刘荣之上的。

与此同时,作为一位如假包换的顶级彻侯:食邑万户的当代平阳侯,朝堂内外近些时日的物论,曹时也不至于毫无知觉。

说实话,这些舆论,让曹时感到强烈不安。

——皇长子降世,生母乃皇后陪嫁滕妾!

且天子明确表示皇长子不会成为储君,储君必然会是皇嫡长子!

也就是说,皇庶长子、皇嫡长子,都会是当代皇后母族外戚:平阳侯家族的女人所生!

未来,平阳侯家族非但会成为汉家的国丈,也会成为一位幅员辽阔,国富民强的宗亲诸侯的母族!

朝堂内外对此忧心忡忡,尤其再加上‘平阳侯家族’这个招牌,更是让许多人寝食难安。

事实上,对于汉家的酂侯、留侯等顶级彻侯家族,在开国侯不久相继因罪/绝嗣失国,朝堂内外都有个大概的数。

——盛极必衰。

汉家对地方豪强的遏制,最终目的是为了避免门阀、世家的出现。

作为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太祖高皇帝刘邦,对曾存在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三户:屈、景、昭三家,必然是了然于胸。

太祖高皇帝很清楚:这么三家世家门阀的存在,对于国家、对于宗庙社稷而言,绝非好事!

所以,汉家才有了陵邑制度,以割韭菜的方式,将地方豪强割走一茬又一茬,就是不允许他们成长为门阀世家。

地方豪强尚且如此,自更别提社会地位更高、手中资源更丰厚的彻侯贵族了。

事实上,世人皆知陵邑制度,是把关东地方豪强强制迁移到关中,至当代天子的陵邑居住;

却鲜有人注意到:彻侯阶级,也同样在陵邑制度的强制迁移之列!

只是不同于地方豪强,被地方官府以粗暴手段强制迁徙——彻侯阶级,理论上并非‘强制迁移’至陵邑,而是在陵邑赐予宅邸一座。

至于住不住,理论上是随便你;

事实上,就看你懂不懂事了。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导致原本不应该太难以治理的陵邑,变成了汉家绝无仅有——甚至比长安都还难以治理的烫手山芋。

比如:开国百四十七侯,凡是还没有因罪/绝嗣除国的,便都被安置在了高皇帝的长陵邑。

孝惠皇帝年间恩封的几家,则孤零零守着安陵邑。

太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