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M市疫情防控得力,一直没有新增和波动,所以本市范围内的居民除了被要求进入公众场所要扫码以外,疫情带给大家的影响,已经不是很大。
芳姨又回归到忙碌的状态后,迅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好吃街的餐馆都陆续开业了,很多老板免去了疫情期间的房租费,不得不说,人间自有真情在。
严防输入,造成游客数量并不乐观,以前景区人山人海的,现在偶有几个散客。但随着本地的复工、复学,生活还是逐渐回归正轨。
收入没有以前多了,看着网上因为疫情很多人失业、很多人破产的消息,迅们觉得自己还能有一个工作、有一份收入,还是值得庆幸的了。
早起晚归,从穿羽绒服到穿外套到穿T恤,时间一点点就滑到了夏天。
哥,我准备来城里看看。
这天迅刚收工回家,打开微信,就看见妹妹发来一条消息。
你走了,妈妈怎么办?
没事,现在村里大搞产业发展,种土豆、种药材、栽果树……我们的土地都流转给村合作社了,每年领取租金,不用自己种了。
是吗?
嗯,我们家情况具体,村里还给妈办了低保,每个月可以领取生活费。残联也来给妈办了残疾证,这样每月也有残疾人生活补贴,几项下来,妈妈的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了。
这挺好的。
那我可以过来不?我中考也结束了,又没有暑假作业,想到城里来看看。
来吧。
一个来吧,后面的事情,让迅很是头疼。别的不说,总要有个地方住吧,总不好和他们四个男的挤一个房间吧?住宾馆?消费不起。
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迅想到了文兰。文兰不是一个人住在自家的二楼里面吗?如果妹妹和她一起住的话,还能有人陪她说说话。
但是非亲非故的,迅觉得自己也提不出来这样的要求来啊!
廖勇和何梅去了房屋装修公司后,做的不错,生活相对于跑外卖,还有规律一点。
休息时间,是不允许施工的,因为会打扰别人休息。
所以,他们也能准点上班,准点下班。干脆就喊了文兰和他们一起搭伙吃饭。
文兰有了廖勇两口子的陪伴,人也开朗了很多,每天会看着时间,把何梅买回来的菜洗好,肉切好,饭蒸起,只等着何梅到家后就可以直接烹煮。
边吃饭边听廖勇两口子聊在工地上的趣事,文兰很开心。文兰曾提出过少收或者干脆不收房租费,被廖勇两口子拒绝了。
你又没有工作,就靠着这房租生活,你不收了,买个生活用品都没钱。
可我天天吃你们的。
咳,你能吃多少?你还天天帮我洗菜洗碗呢。
可是……
可是什么呀!该收的一定要收。不过,文兰啊……
嗯。
人总还是要向前看的,你还年青,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只靠着这点房租生活,你也应该有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才对。
嗯,我知道了。
迅记得听廖勇曾说过,文兰在开始写网文了,还说写网文这事很适合文兰,不用出门,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时间也自由,不用朝九晚五。
她能行吗?
你可别小看人哟,听说文兰小时候就有写作天赋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宅在家里的这几年,通过各种APP也看了不少网文,前不久,还参加了一个网文培训班,培训老师就是夸她有灵性呢。
额。
通过廖哥给文兰说说?
廖勇接到迅的电话后,爽快的答应了。不一会儿就回电话来说,文兰同意了。
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谢谢你啊!廖哥。
谢我干嘛,要谢,你应该谢谢人家文兰。
是的,呵呵。
当迅在车站看见妹妹的时候,还是有点愧疚。
他出来打工后,家里的事都是妹妹在做,虽然才十六岁,长期的日晒风吹,看着像二十多岁,身材粗壮、皮肤黝黑,一双手异常粗糙。
哥!
妹!
迅接过妹妹的行李箱放在摩托车前,搭了妹妹来到文兰家的小楼前。
因为和廖勇两口子一起生活,文兰很少再点外卖了,所以和迅也很久没有打过照面。
咚咚咚!
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