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穷人家的孩子,想跨越阶层,一个相对公平的路径。
现在各式各样的大学如雨后春笋,只要你愿意,分数不是太离谱,就有你能读的大学。
大学生越来越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个笑话,天上掉下来一块,砸伤都是总经理,现在的笑话就是,天下掉下来无数片叶子,砸到都是大学生。
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着要赢在起跑线上,已经没有了快乐童年的定义。现在快乐以后吃苦,现在吃苦以后快乐!
各种素质提升班、各种特长培训班,潜伏在大街小巷,吞下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课余时光,复刻出一批又一批的卷娃,卷成绩、卷才艺、卷体能、卷家庭……。
迅妹没有这样的烦恼,从小就不爱读书,一读书就犯困。妈妈、哥哥也早就对她死心了,但最后的底线就是,起码也要读个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也就十八、九岁了,进入社会相对成熟一点。而且能在高中学个技术,那是最好不过的。
职业高中就成了迅妹的最佳选择。
中医护理分数不高,选来选去,也只有这个专业还有名额。
在进入学校,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学习后。迅妹表示,什么中医护理,见鬼去吧。
既要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又要学习人体方面的知识,要背的内容太多太多。
这哪是学技术呀,这是要考研啊!
在文兰家,看见文兰足不出户,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就有不错的收入;在芳姨店里,看见芳姨一个农村妇女盘了个小店,也能做的风生水起。
迅妹在心里早就把知识改变命运,否了一遍又一遍。
我要逃学!
一个月后,迅在一家比较大的中餐馆拿外卖时,看见自己的妹妹,穿着服务员的服装,和几个跑堂小哥一起来回穿梭,点菜、布菜、拆桌、清理。
迅强忍着,当时没有发作。不能影响送外卖,也要给自己的妹妹留个面子。
晚上提前收工,迅等在了那家餐馆门口。
虽然知道难免会有这么一天,因为哥哥就是送外卖的,迟早会遇见,但是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凭着在芳姨家帮忙时,略有的一些餐饮知识,来到这家饭店。
老板看着小姑娘嘴甜腿勤,也满了了十六岁,试用一周,留了下来。
中餐馆不做宵夜啥的,晚饭高峰期一过,就开始慢慢收拾着准备关了门,还有一桌喝酒的没走,留了一个资格比较老、老板放心的的服务员善后,其余人员陆续走了出来。
迅妹看见哥哥等在门口,虽然有点害怕,但也豁出去了。
哥,我不喜欢读书!
怎么可以。
怎么不可以?你看文兰姐高中都没读,现在还成了作家。
文兰情况特殊,你能写小说?再说人家文兰也在自学了呢,还要去参加成人高考!
那是她,我就是不想读书。
是的,你现在不读书也能找到工作,但就是这些没有技术的小工,收入不高,时间还长,难道你想做一辈子?
做一辈子也不是不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挣钱,挺好的。你看店里的那个张姨,今年五十了,人家干了三十年服务员,儿子还是博士呢。
迅妹指了指留守的那个女服务员,因为劳累了一天,坐在门边长椅上打起盹来。
你但凡有个技术,收入也会高很多,每天也能朝九晚五,也有周末节假呀。
哥,我真学不进。前面听,后面就忘了,记也记不住。
迅妹想着读书的痛苦,眼泪流了出来。
好啦好啦,还哭上了,又没打你。
迅拉了妹妹过来,掏出纸巾要给她擦眼泪。
迅妹扯过纸巾,自己擦。
哥,你不要管我了。我有自己的打算,等干个几年,有经验了,也有点本钱了,我就回老家,自己开个饭馆。
迅妹昂着头,目光坚定的看着迅。
得,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条条道路通罗马。
后来,村里的帮扶干部还发了短信给迅妹,叫她再怎么还是要拿个高中毕业的文凭。
迅妹看完短信,有客人进来,揣了手机就去招呼,一直没有回复。
我觉得你妹说的也有道理,你看,在这大街上来来去去的人,都是有文凭的?都是坐办公室的?人各有各的活动法,各种各样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干才行!
三儿开导迅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