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脑海中出现一篇经文,字数不多,只有几百字。
只听方老哥道:“这是当初我游历世间时意外得到的道法,好像是一尊大道统的修行功法,虽然不全,但是让你修到九品绰绰有余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虽然身负三品修为,但是我观你并没有修行任何功法,有此修为大概是有奇遇,如今的你,犹如小儿舞剑,看着可怕,却只能吓唬人罢了,若遇上修正统道法之人,你只怕凶多吉少。”
所以,此道法,顾念必须得练。
顾念沉吟半晌,问道:“你说此功法修行至九品绰绰有余,莫非,九品之后,还有路可走?”
方老哥笑道:“岂不闻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修行之路何其漫长,区区九品之境,还算不上大修行者。修行之路是无止境的,纵观天地人妖魔,可还没有人将修行之路走到尽头。”
修行是无止境的。
活到老,修到老?
“嗯。”顾念点头,再问道:“此道法,唤作何名?”
“太上食气法。”
太上食气法,食天地之气,藏于自身。
太上食气法认为,当初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双眼变作太阳和月亮,肌肤变成了广阔的大地,血液变作奔流不息的江河……
修士引气入体,改善自身,契合天地,与天同寿。
修至最后,我为天地,天地为我,于此方天地下,自成天地。
所以,这太上一脉的修士,都是以寿命悠长而闻名于世。
虽然玲珑说天地会死,但是顾念如今别无选择,只能有什么练什么。
顾念按照《太上食气法》所述,引气入体,运转灵力,裹挟着“天地之气”冲刷身体。
不到半刻,顾念的体内充满了天地之气,但是一息时间,天地之气便消散不见,回归天地,只留下一丝气,它与灵力交换,留在了识海中。而被交换的灵气,则回归天地,自行消散去了。
而顾念的修为也由三品降至一品。
他此时有点慌,于是面色难看的看着方老哥,等他一个解释。
方老哥笑道:“老弟不必着急,须知,这《太上食气法》所炼的乃天地之气,如今引气入体,那便是修成了,不到半刻时间,修成《太上食气法》,可见老弟天赋异禀,至于修为,再修回来便是,以天地之气交换灵气罢了,简简单单。”
常人练《太上食气法》,俱是不引灵气,而引“天地之气”,故需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练成。而似顾念这般,早先引灵气,随后再与天地之气交换,便会简单不少。
也就是说,这引气入体,无论是灵气还是天地之气都是大同小异,这《太上食气法》所不同之处乃是天地之气以及其复杂的方式游走自身,将人体炼为天地。
顾念听了,仔细感受了一下自身的变化,虽是一品,但是与引灵气入体时的二品修士差不多,这才让他放下心来。
此时他已修成《太上食气法》中的养气阶段。
达成养气后,算是《太上食气法》的入门了。
往后还有“出窍”阶段,到了“出窍”阶段,方可修炼这太上一脉的术法,才拥有了斗法手段。
这《太上食气法》,不是俗物。
于是他静下心来,引天地之气与灵气交换。
顾念的修为在慢慢恢复。
遥远的九州。
中州。
一座道场中。
有几位道人睁开了双眼。
有人问道:“太上的气息,不知是哪位师兄弟收了徒?又或是哪位真传代师收徒?”
众道人摇头。
“怪哉。”有道人疑惑一声,他方才掐指一算,却算不清此人身世,却算的此人与太上一脉有因果纠缠,当真奇怪。
众道人面露疑惑,看来是所算都大同小异了。
又有道人道:“罢了,既然此人练我太上道法,又与我太上有因果,当为我太上一脉,我走一趟罢。”
“不可,”有道人阻拦道,“入我太上一脉,需品性过关,师兄当考校一番。”
“善。”众道人道。
说罢便又闭上双眼,修炼去了。
金光一闪,有一道人消失不见。
…………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顾念终于将灵气换成了天地之气,修为也恢复至三品,但是这养气之境却没有再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