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两个儿子斗法
成都城外,旌旗猎猎。$,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秦承稷骑在通体雪白的战马上,望着眼前跪倒一片的巴蜀官员,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
“臣等恭迎二皇子殿下!“
以董和为首的蜀地世家家主们伏地行礼,声音整齐划一。秦承稷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董和:“董公请起,诸位大人请起。本王奉旨南征,还需仰仗各位鼎力相助。“
董和抬头,正对上秦承稷那双与秦寿如出一辙的锐利眼睛,心头一凛,连忙道:“殿下言重了。蜀地世家已备好粮草十万石,壮丁五千人,另有避瘴药千份,山地向导千人,只等殿下调遣。“
秦承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董公办事果然雷厉风行。既如此,明日便在府衙议事,共商南征大计。“
当夜,成都城内灯火通明。秦承稷在临时行辕内接见了董允、谯周等世家子弟。酒过三巡,谯周借着酒意道:“殿下英武不凡,此番南征必能马到功成。只是朝中有些人尸位素餐,恐怕未必乐见殿下建功啊。“
秦承稷把玩着酒杯,不动声色:“哦?谯大人此言何意?“
董允接过话头:“殿下明鉴。o咸+鱼?看
“放肆!“秦承稷突然拍案而起,酒杯应声而碎,冷哼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岂容尔等妄议?“
堂内瞬间鸦雀无声。谯周等人慌忙跪地请罪。
一边的诸葛亮连忙劝说道:“殿下,诸位大人也是关心朝局,并没有其他的心思,还请殿下明察。”
秦承稷冷冷扫视众人,半晌才缓和语气:“诸位忠心可嘉,但需谨记君臣之分。南征在即,当以国事为重。“
待众人退下,秦承稷独坐案前,烛火映照下,他的表情阴晴不定。侍从轻手轻脚地收拾碎瓷,却听他低声道:“传令下去,明日加派信使,将蜀地世家的支持详细报与父皇知晓。“
“殿下圣明。”诸葛亮听了连连点头,夸赞道:“当今天下之事,不在诸公,而在于天子。我们在巴蜀的一切,陛下都是知道的,你不上奏,自然有人上奏,所以,殿下应该事君以诚,不能欺瞒陛下,如此一来,才能获得陛下的信任。+w^o\s*y!w..′c-o¢m+”
“那是自然,这么多兵马掌握在我手上,若是得不到父皇的信任,很快就有人在父皇面前造我的谣言了。”秦承稷冷哼道。
成都城内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巴蜀的世家大族一起劳军,这么大的事情,皇帝肯定是知道的,既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禀报皇帝。
“如今有这些人的支持,殿下南征之事肯定会一帆风顺的。”诸葛亮摸着胡须笑道。他神情十分轻松,显然对南征之事很有把握。
半个月后,长安城。
太极殿早朝,陈群手持奏章出列:“太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已抵达成都,蜀地世家踊跃支持,筹集粮草兵马远超预期。如今二皇子首战告捷,已收复朱提郡三县,南蛮望风而逃。“
朝堂上一片赞叹之声。
秦承乾端坐龙椅,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二弟做得不错。南蛮为患多年,此番定要一劳永逸。“
陈群趁机道:“二皇子殿下用兵如神,更难得的是深得蜀地民心。臣听闻,当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皆言二皇子有陛下当年之风范。“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微妙起来。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纷纷附和,称赞秦承稷的才能。上面的太子秦承乾握紧了袖中的拳头,面上却保持着温和的微笑。
散朝后,秦承乾回到东宫,立即命人紧闭宫门。他烦躁地在书房踱步,案几上的茶早已凉透。
“殿下,贾大夫到了。“内侍轻声禀报。
“快请!不,我亲自出迎。“秦承乾精神一振,连忙走了出去。
须发斑白的贾诩看见秦承乾亲自出迎,心中感动,连忙准备上前行礼,只是秦承乾已迫不及待地拉住他:“文和先生,今日朝堂情形你可听说了?陈群等人分明是在为二弟造势!“
贾诩年纪大了,很少上朝,多在家中修养。
贾诩轻抚长须,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殿下稍安勿躁。老臣已听闻蜀地之事。“
秦承乾命人奉上新茶,挥退左右,压低声音道:“二弟在蜀地得到世